[发明专利]一种扫描式激光弯管枪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10636.6 | 申请日: | 2020-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52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 发明(设计)人: | 武志超;汪剑锋;黄美齐;雷芙溶;向炎炼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F41G1/35 | 分类号: | F41G1/35;F41G1/36;F41H13/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黄秦芳 |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扫描 激光 弯管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扫描式激光弯管枪。其激光器所发射的近红外激光束不易被敌人发现,可使作战人员更隐蔽更安全;同时,激光发射组件、扫描系统和瞄准系统实现同光路来打击目标,扫描控制系统采用转向电机控制,可偏转±75°的转角,扩大视场范围,更好地对死角目标实现打击,使用激光可以避免弹道偏移,打击目标更精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激光发射组件、光学系统、扫描系统、激光电路系统、瞄准系统和枪托;所述的激光电路系统和瞄准系统滑动设置于枪托上,激光发射组件设置于激光电路系统的左侧,扫描系统设置于光学系统的后端,激光发射组件同轴设置于扫描系统的正下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扫描式激光弯管枪。
背景技术:
“拐弯枪”系统,多采用灵巧的转角机构和操纵装置,由固定和转向装置、击发装置等构成;瞄准系统综合集成了相关电子器件,如可拆分的观瞄CCD、液晶显示屏、战术强光灯等,还可根据战术需要加装无线通信、图像传输模块。
“拐弯枪”的工作原理为:将手枪等辅助作战武器通过转角连接机构挂于冲锋枪、突击步枪等主战武器枪管前端下方,通过与手枪瞄准线一致的光电传感器和位于冲锋枪、步枪侧面的显示屏对拐角另一侧实施观察、瞄准,并可通过连接机构击发手枪,其中连接机构可左右旋转63°。
“拐弯枪”在射击时,射手用一面墙挡住自己身体后,把枪伸出,让他的身体与射击线路间形成一个90度的直角,即在完全不暴露身体的情况下,灵活操纵转角射击手枪并使其前伸,实施隐身观察、瞄准、射击。
“拐弯枪”系统的缺点为:弹道系统子弹出射时,易破坏膛线,弹道轨迹产生偏移,造成打击目标不准确;其瞄准系统是通过监视器屏幕、显示屏等观察到另一侧的情况,但监视器、显示屏等分辨率及清晰度受限,周围物体不能清晰呈现在屏幕上,存在射击误差;其连接机构是一种机械式的传动装置,可实现±63°偏转,仍存在死角打击困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扫描式激光弯管枪,其激光器所发射的近红外激光束不易被敌人发现,可使作战人员更隐蔽更安全;同时,激光发射组件、扫描系统和瞄准系统实现同光路来打击目标,扫描控制系统采用转向电机控制,可偏转±75°的转角,扩大视场范围,更好地对死角目标实现打击,使用激光可以避免弹道偏移,打击目标更精确。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扫描式激光弯管枪,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发射组件、光学系统、扫描系统、激光电路系统、瞄准系统和枪托;
所述的激光电路系统和瞄准系统滑动设置于枪托上,激光发射组件设置于激光电路系统的左侧,扫描系统设置于光学系统的后端,激光发射组件同轴设置于扫描系统的正下方。
进一步,所述的激光发射组件包括激光器组件和安装座,安装座为上端开口的框体,激光器组件设置于安装座内部,并且激光器组件的三个面通过3个调整旋钮将其竖直设置于安装座内,其中安装座的面三为激光器组件的安装基准面,激光器组件的光轴与面一平行,与面二垂直;
所述的光学系统包括由异形体;所述的异形体通过滤光片支撑设置于激光电路系统的上部,并与激光电路系统平行,异形体的右端上部斜设置有平面反射镜二、右端下部斜设置有与平面反射镜二相平行的平面反射镜一,异形体的右端端面上设置有雄接头柱体,异形体的左端下部斜设置有合束镜;
所述的扫描系统包括“7”型架,“7”型架的开口端设置有可旋转式平面镜使其成为三角形,可旋转式平面镜与合束镜平行设置;“7”型架的上部设置有转向电机,转向电机的连接轴伸入于“7”型架内,并与可旋转式平面镜连接,连接轴与可旋转式平面镜的中心在同一轴线上;
所述瞄准系统包括镜架和滑动设置于镜架上的瞄准镜,镜架的左端设置有与雄接头柱体相扣合的雌接头母体,瞄准镜与平面反射镜的中心同轴;
所述的枪托的扳手处设置有发射开关、发射开关下端设有扫描开关和调整开关,分别与枪托连接,相互独立,发射开关与调整开关相互垂直,枪托上连接有充电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业大学,未经西安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06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