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卷轴及显示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10346.1 | 申请日: | 2020-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0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成亚鹏;崔昇圭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 |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徐世俊 |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卷轴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卷轴及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卷轴,卷轴包括卷轴本体,卷轴本体为柱形,卷轴本体沿着柱体长度的延伸方向开设有首圈安装槽,首圈安装槽的深度与被安装的柔性显示屏的厚度相适应;柔性显示屏从所述首圈安装槽开始绕着卷轴本体缠绕至第一圈结束时,柔性显示屏的第二圈内侧面与第一圈外侧面不产生断面差,保证了柔性显示屏在卷曲过程中不产生应力集中现象,降低了显示装置抽拉过程中的柔性显示屏受到的应力值,减轻其产生失效的风险,提高其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卷轴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对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电子产品越来越来越依赖。为了增强用户体验及提升产品竞争力,采用大屏幕化已经成为一种发展的趋势。而对于大屏幕的电子设备的携带不便问题,可卷曲的电子显示装置应运而生,在不使用时可以将电子显示屏幕卷入卷轴内,以小尺寸的形态收纳,便于携带;使用时,从卷轴内抽拉出。随着柔性的电子显示技术的发展,可卷曲装置结构研究也在进行。
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一种显示装置90,包括卷轴91和柔性显示屏92。卷轴91为一标准的圆柱形,为了满足卷曲的要求,将柔性显示屏92卷曲在圆柱形的卷轴91上。随着多次抽拉,电子显示屏92的寿命是各显示设备厂商关注的重点,是影响显示装置量产的关键。
柔性显示屏92在卷第一圈之后,马上卷入第二圈时,由于已经有一层屏幕贴覆在卷轴91上,柔性显示屏92具有一定的厚度,在柔性显示屏92第一圈和第二圈的交叠处会导致第二圈柔性显示屏92凸起,故在交叠处形成一个断面差,断面差的深度为柔性显示屏92的厚度。此时柔性显示屏92产生严重的应力集中,局部拉应力急剧升高,导致柔性显示屏92由于应力集中内部线路断裂而产生失效,降低了可卷曲显示设备卷曲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轴及显示装置,用于解决柔性显示屏卷曲在卷轴上时由于柔性显示屏具有一定的厚度且直接贴覆在圆柱形卷轴上,在柔性显示屏第一圈和第二圈的交叠处会导致第二圈柔性显示屏凸起,故在交叠处形成一个断面差,此时柔性显示屏产生严重的应力集中,局部拉应力急剧升高,导致柔性显示屏由于应力集中内部线路断裂而产生失效,降低了可卷曲显示设备卷曲寿命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卷轴,用于安装柔性显示屏,其包括卷轴本体,所述卷轴本体为柱形;所述卷轴本体沿着柱体长度的延伸方向开设有首圈安装槽,所述首圈安装槽的深度与被安装的所述柔性显示屏的厚度相适应;所述柔性显示屏从所述首圈安装槽开始绕着所述卷轴本体缠绕至第一圈结束时,所述柔性显示屏的第二圈内侧面与第一圈外侧面不产生断面差。
进一步地,所述卷轴本体由两个半圆柱组合而成,在所述首圈安装槽起始位置形成一断面,位于所述断面两侧的两个半圆柱的半径分别为第一半径及第二半径,所述第二半径小于所述第一半径,所述第一半径与所述第二半径的差值为所述柔性显示屏的厚度。
进一步地,两个半圆柱在远离所述断面的相接处的半径相等,所述卷轴本体从所述断面处旋转一周,其半径尺寸由所述第二半径逐步变大至所述第一半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半径的圆心与所述第二半径的圆心的距离等于预安装柔性显示屏厚度的一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半径小于等于10mm。
进一步地,所述卷轴本体的横截面呈设有所述首圈安装槽的圆形、椭圆形、矩形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卷轴本体的材质包括金属或硬质塑料。
进一步地,所述卷轴还包括卷轴外壳,包覆所述卷轴本体,用于接纳处于卷曲状态的所述柔性显示屏。其中,所述壳体中限定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展开和卷曲所述柔性显示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所述卷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03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