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发泡孔式微生物净化的湿地生态修复人工复合型浮岛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09614.8 | 申请日: | 2020-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5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朱仔伟;任琼;梅雅茹;周莉荫;缪泸君;严员英;袁继红;兰志春;万方;敖卿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3/32;A01G22/00;A01G9/02;A01K31/12 |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7 | 代理人: | 卢钟廷 |
| 地址: | 330032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发泡 式微 生物 净化 湿地 生态 修复 人工 复合型 | ||
1.基于发泡孔式微生物净化的湿地生态修复人工复合型浮岛,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浮岛单体(1),所述浮岛单体(1)为正六边形结构,所述浮岛单体(1)由种植基质(2)和发泡式微孔净化漂浮块(3)组成,所述发泡式微孔净化漂浮块(3)连接在所述种植基质(2)的下端,所述种植基质(2)的下端连接网架(4),所述网架(4)的下端连接滤网框(5),所述发泡式微孔净化漂浮块(3)连接在所述滤网框(5)的下端,所述滤网框(5)的内部设有活性炭(6),所述发泡式微孔净化漂浮块(3)的内部设有活性生物填料(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发泡孔式微生物净化的湿地生态修复人工复合型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基质(2)分成两个部分,中心种植基质(8)和边种植基质(9),所述中心种植基质(8)位于所述种植基质(2)的中间位置,所述边种植基质(9)位于所述中心种植基质(8)的四周,所述中心种植基质(8)高于所述边种植基质(9),所述中心种植基质(8)为正六边形结构,所述边种植基质(9)的外边也为正六边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发泡孔式微生物净化的湿地生态修复人工复合型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架(4)连接在所述种植基质(2)的下端,且所述网架(4)也为正六边形结构,所述网架(4)的外边位于所述边种植基质(9)外边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发泡孔式微生物净化的湿地生态修复人工复合型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基质(2)分成均等的六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下端均连接对应的发泡式微孔净化漂浮块(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发泡孔式微生物净化的湿地生态修复人工复合型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基质(2)中间部分的下端连接一个所述发泡式微孔净化漂浮块(3),该所述发泡式微孔净化漂浮块(3)连接在六个部分的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发泡孔式微生物净化的湿地生态修复人工复合型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架(4)为蛛网式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发泡孔式微生物净化的湿地生态修复人工复合型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岛单体(1)单独使用或者多个组合使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发泡孔式微生物净化的湿地生态修复人工复合型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种植基质(8)上种植挺水植物(10),所述边种植基质(9)上有沉水植物(11),所述边种植基质(9)的上方及所述网架(4)的上方种植浮水植物(12),所述种植浮水植物(12)位于所述挺水植物(10)的四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发泡孔式微生物净化的湿地生态修复人工复合型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水植物(10)为芦苇或香蒲,所述沉水植物(11)为苦草或者金鱼草,所述浮水植物(12)为水浮莲或睡莲。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发泡孔式微生物净化的湿地生态修复人工复合型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基质(2)含有70%的土壤和30%的细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未经江西省林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961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机废液过滤装置以及有机废液处理回收系统
- 下一篇:一种五金管件烤漆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