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氢气供气系统及应用该系统的电堆、氢能源发电车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08795.2 | 申请日: | 2020-06-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8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辛锋;徐剑;王鹏;姜秀丽;付颖涛;宋玉晨;韩辉;王鑫;常磊;李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潞电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华商三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0/71 | 分类号: | B60L50/71;B60L50/72;H01M8/2465;H01M8/04082;F17C7/00;F17C13/00;F17C13/04;F17C13/08;F17D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侯巍巍 |
| 地址: | 10114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氢气 供气 系统 应用 能源 电车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氢气供气系统及应用该系统的电堆、氢能源发电车,属于氢能源发电;其包括多个氢气罐以及供气管路,供气管路包括主供气管以及固定连接在供气管上的多个支气管,多个氢气罐和支气管一一对应安装连接;支气管的端部上转动连接有外管,外管内部设有和其螺纹配合的移动管;支气管内部设有挡板,挡板上开设有通气孔,移动管靠近挡板的一端能够和挡板贴合在一起实现通气孔的连通与封闭;支气管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钉,移动管的圆周面上开设有和其长度方向相同的限位槽;氢气罐的瓶口处固定连接有输气管,输气管的端部能够进入外管内和移动管连接,输气管上还固定连接有阀门。本发明具有方便氢气罐更换,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氢能源发电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氢能源发电供气系统及应用该系统的氢能源发电车。
背景技术
氢能源发电车,指利用氢气和氧气燃烧,组成氢氧发电机组。这种机组是火箭型内燃发结构动机配以发电机,它不需要复杂的蒸汽锅炉系统,因此简单,维修方便,启动迅速,可以方便移动到需要紧急发电或短时间发电的位置处进行发电,便于使用;且一般的发电车中会设置多个电堆,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发电的功率。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一般氢能源发电车中的供气系统均是多个管路直接和氢气罐连接,但是这种供气系统存在的问题是,管路繁多,不方便氢气罐的拆卸更换,降低了更换氢气罐时的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氢能源发电供气系统。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氢能源发电供气系统,包括多个氢气罐以及供气管路,供气管路包括主供气管以及固定连接在供气管上的多个支气管,多个氢气罐和支气管一一对应安装连接;
支气管的端部上转动连接有外管,外管能够沿着自身的轴线转动,外管内部设有和其螺纹配合的移动管,使移动管能够在外管内部沿着自身的轴线方向移动;
移动管能够套在输气管上,且移动管和输气管过盈配合;支气管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钉,移动管的圆周面上开设有和其长度方向相同的限位槽,限位钉处于限位槽内;
氢气罐的阀门出口处固定连接有输气管,输气管的端部能够进入外管内和移动管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供气管能够将多个氢气罐内部的氢气通过支气管进行收集,然后再进行传输,多个支气管一同固定连接在供气管上,不需要和别的终端进行连接,能够减少支气管的长度,进而避免支气管的纠缠,使供气系统更加简洁;同时转动外管,能够使和外管螺纹配合的移动管进行移动,在连接在支气管和氢气罐使,将氢气罐上的输气管插入外管内进行固定,然后转动外管,能够移动管套在输气管上,且移动管和输气管过盈配合,能够使移动管和输气管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在打开输气管上的阀门,氢气经过输气管、移动管和支气管进入供气管内,方便快捷,方便氢气罐的安装;在需要拆卸氢气罐时,只需要反向转动,使移动管向远离输气管的方向移动即可,且移动管远离输气管的端部能够和挡板贴合,输气管的管壁能够对通气孔进行遮挡,故在拆卸氢气罐的同时,还能够对支气管进行密封,防止供气管内的气体流出,故多个氢气罐能够单独的拆卸,不会对整个供气系统造成影响;故方便了氢气罐的独立更换,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移动管靠近挡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垫,密封垫能够和挡板的表面紧密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移动管和挡板贴合时,能够对密封垫造成挤压,从而能够增加移动换和挡板之间密封性,进而能够使移动管更好的对通气孔进行密封。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管远离支气管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管,固定管能够沿着自身的轴线方向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潞电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华商三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潞电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华商三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87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