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彩色导电ABS塑料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07912.3 | 申请日: | 2020-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2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 发明(设计)人: | 况会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塑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55/02 | 分类号: | C08L55/02;C08L51/04;C08L53/02;C08K13/04;C08K7/06;C08K5/134;C08K5/52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劳锦花 |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彩色 导电 abs 塑料 | ||
本发明属于ABS塑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彩色导电ABS塑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配比而成:包括ABS塑料母粒20‑75份、导电碳纤维5‑20份、增韧剂1‑5份、色粉1‑3份、抗氧化剂0.1‑0.5份、润滑剂0.1‑1.5份;本发明添加了导电碳纤维,导电碳纤维是一种高导电性材料,其综合性能优异,具有很多其它材料无可比拟的优点,除具有高导电性能之外,其还具有耐腐蚀、耐磨、耐高温、强度高、质轻等特点,通过在制作ABS塑料的原料中添加导电碳纤维,使制备的ABS塑料制品具有优异的防静电性能,防止应用于电力领域时,出现电流击穿的情况,增强使用稳定性和安全性,还在原料内添加色粉,省略了后续的涂装着色工序,还避免了后期涂装不均匀,出现的着色残次品,美观和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ABS塑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彩色导电ABS塑料。
背景技术
ABS树脂是五大合成树脂之一,其抗冲击性、耐热性、耐低温性、耐化学药品性及电气性能优良,还具有易加工、制品尺寸稳定、表面光泽性好等特点,容易涂装、着色,还可以进行表面喷镀金属、电镀、焊接、热压和粘接等二次加工,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电子电器、仪器仪表、纺织和建筑等工业领域,是一种用途极广的热塑性工程塑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是由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组成的三元共聚物。英文名为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copolymer ,简称ABS。ABS通常为浅黄色或乳白色的粒料非结晶性树脂。ABS为使用最广泛的工程塑料之一。
中国专利网提出了一种PC/ABS塑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为CN103788612B),该专利提出的ABS塑料具有较高的韧性和低温冲击性能,加工性能良好,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ABS塑料广泛应用于各个不同的领域,为了适应不同领域的使用需要,在产品制备完成后,还需要对产品的外观进行涂装着色,改变产品的外观颜色,增加了产品的加工工序,延长了产品的加工时间,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产成本。
因此,本技术领域人员提出了一种彩色导电ABS塑料,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彩色导电ABS塑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彩色导电ABS塑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配比而成:包括ABS塑料母粒20-75份、导电碳纤维5-20份、增韧剂1-5份、色粉1-3份、抗氧化剂0.1-0.5份、润滑剂0.1-1.5份。
优选的,所述导电碳纤维为碳纤维短切原丝,纤维直径为6-10μm,长度为3-12mm。
优选的,所述增韧剂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混合。
优选的,所述色粉为着色剂,所述着色剂为色母粒、色砂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所述抗氧化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酯、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或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混合。
优选的,所述润滑剂为OP蜡、硅酮、PE蜡、硅油或季戊四醇硬脂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混合。
彩色导电ABS塑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导电碳纤维、增韧剂、色粉按重量份数加入到搅拌器中,以每分钟40~60转的转速搅拌30min,得到混合辅料;
S2、将ABS塑料母粒和抗氧化剂按重量百分比混合均匀后,与润滑剂以及步骤S1中制得的混料辅料一起置入不锈钢搅拌机中,在50~70℃温度下加热15~30min,同时用搅拌器以每分钟45~55转的转速进行搅拌,制得混合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塑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塑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79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