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微短路判定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07511.8 | 申请日: | 2020-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1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銭朴;酒井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1R31/392 | 分类号: | G01R31/392;G01R31/389;G01R31/388;G01R31/37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吴启超 |
| 地址: | 日本东***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 二次 电池 短路 判定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微短路判定方法,用于判别锂离子二次电池有无微短路,所述微短路判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弛豫分解步骤,将阻断充电中的充电电流或放电中的放电电流之后的弛豫过程中的电池电压的变化,分解成多个分解弛豫成分;及,
微短路判定步骤,通过判定前述多个分解弛豫成分之中,有无因微短路而导致产生电压下降的成分,来判定有无微短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短路判定方法,其中,前述多个分解弛豫成分包括第一分解弛豫成分、第二分解弛豫成分、及第三分解弛豫成分,
前述第一分解弛豫成分是因微短路而导致产生电压下降的成分,
前述第二分解弛豫成分与前述第三分解弛豫成分是正常的电压下降的成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751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