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不同工况的采掘设备传感器数据自适应采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07160.0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7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贾有生;鲍文亮;刘国鹏;王光肇;王以超;唐会成;侯林;靳明智;康永玲;李焕丽;许连丙;郝亚明;范柄尧;胡文芳;程凤霞;杨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5 | 分类号: | G06F3/05;G06F17/18;E21C35/24;G01D21/0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地址: | 0300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不同 工况 采掘 设备 传感器 数据 自适应 采集 方法 | ||
1.一种基于不同工况的采掘设备传感器数据自适应采集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在实时采集的采掘设备传感器数据中,针对任意一种传感器数据,计算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的平均数据变化量,和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的平均数据值;
根据计算得到的平均数据变化量和平均数据值,确定对应传感器数据的数据变化度;其中,数据变化度表征采集的数据的变化剧烈程度;
将计算得到的数据变化度与预设的基准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整数据采样周期及运行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不同工况的采掘设备传感器数据自适应采集方法, 其特征在于,平均数据变化量是在预设第一时间间隔内采集到的相邻两个数据量的变化情况,针对预设第一时间间隔内采集的多个数据,分别计算每相邻两点的绝对数据差值,将第一时间间隔内采集数据的全部绝对数据差值求取平均值,作为平均数据变化量;公式表示为:
(1)
其中,D1-Dk为预设第一时间间隔内采集的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不同工况的采掘设备传感器数据自适应采集方法, 其特征在于,平均数据值是在预设第二时间间隔内采集到的全部数据的平均值;公式表示为:
(2)
其中,D1-Dp为预设第二时间间隔内采集的数据,且P≥K,预设第二时间间隔时长≥预设第一时间间隔时长;预设第一时间间隔的时间起点和时间终点包含于预设第二时间间隔的时间段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不同工况的采掘设备传感器数据自适应采集方法, 其特征在于,数据变化度的公式表示为:
(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不同工况的采掘设备传感器数据自适应采集方法, 其特征在于,将计算得到的数据变化度与预设的基准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整数据采样周期,包括步骤:
预设基准值和基准周期:其中,基准值和基准周期是根据传感器采集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传感器在最常态化运行时计算得到的数据变化度和采样周期值;
若计算得到的数据变化度≤90%基准值,则采样周期确定为110%基准周期值;
若计算得到的数据变化度≤80%基准值,则采样周期确定为125%基准周期值;
反之,若计算得到的数据变化度≥110%基准值,则采样周期确定为90%基准周期值;
若计算得到的数据变化度≥125%基准值,则采样周期确定为80%基准周期值;
采样周期分别设定上限值Tmax和下限值Tmin,当采样周期调整至上限值或下限值时,保持以上限值或下限值的采样周期进行数据采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不同工况的采掘设备传感器数据自适应采集方法, 其特征在于,将调整后的采样周期与预设的采样周期阈值进行比较,若调整后的采样周期小于采样周期阈值,则按照新的采样周期采集数据并进行相应计算;若大于等于预设采样周期阈值,则按照新的采样周期进行数据采集,并按新的数据量,即采样周期阈值对应新的数据量进行相应计算,在这个过程中,如检测到有连续异常数据,则按基准周期采集数据并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716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