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空调系统的清洁系统、热交换器组件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07033.0 | 申请日: | 2020-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0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F·科拉;H·P·顺;J·普拉迪普塔;M·克里希纳斯瓦米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G9/00 | 分类号: | F28G9/00;F28G15/00;A61L2/10;F24F11/30;F24F11/89;F24F110/10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周家新 |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空调 系统 清洁 热交换器 组件 方法 | ||
1.一种清洁系统(120),其用于清洁空调系统(100)的热交换器(112),所述清洁系统(120)包括喷雾子系统(122),所述喷雾子系统构造成在清洁周期期间将清洁液喷到热交换器(100)上,所述清洁系统(120)还包括紫外光光源(128),所述紫外光光源(128)构造成在清洁周期期间照射热交换器(112)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系统(120),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子系统(122)包括喷嘴(123),所述喷嘴布置成能将清洁液喷到所述热交换器(112)的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清洁系统(120),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系统(120)还包括清洁液贮存器(124)和清洁液泵(125),所述清洁液贮存器(124)通过清洁液泵(125)与所述喷嘴(123)流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系统(120),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系统(120)还包括清洁液收集盘(126),所述清洁液收集盘(126)布置在所述热交换器(112)附近以收集所述清洁液,并且,可选地,所述清洁液收集盘(126)构造成能使清洁液返回清洁液贮存器(124)。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系统(120),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系统(120)还包括传感器子系统(130),所述传感器子系统用于监测所述热交换器(112)与空气之间的热交换的有效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系统(12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子系统(130)包括:
下游温度传感器(132),其相对于所述热交换器(112)布置成能测量已经通过所述热交换器(112)的空气的下游空气温度,以及
上游温度传感器(136),其相对于所述热交换器(112)布置成能测量尚未通过所述热交换器(112)的空气的上游空气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清洁系统(12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子系统(130)包括:
下游湿度传感器(134),其相对于所述热交换器(112)布置成能测量已经通过所述热交换器(112)的空气的下游空气湿度,以及
上游湿度传感器(138),其相对于所述热交换器(112)布置成能测量尚未通过所述热交换器(112)的空气的上游空气湿度。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系统(120),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系统还包括控制器(140),所述控制器(140)配置成能控制所述清洁系统(120)以清洁所述热交换器(112),并且还配置成能从所述传感器子系统(130)获取传感器数据以监测所述有效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洁系统(120),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40)配置成在所述空调系统(100)处于运行中时以连续的或时间离散的监测模式监测所述有效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系统(120),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40)配置成在所述有效度已经偏离预定阈值时激活下一清洁周期。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系统(120),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40)配置成比较所述有效度与在前的有效度,其中,所述在前的有效度是在前的清洁周期之后的有效度,并且,所述控制器(140)配置成当所述有效度相对于所述在前的有效度偏离预定值时激活下一清洁周期。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清洁系统(120),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40)配置成基于所述有效度的历史记录来确定所述清洁周期的效果并进而分析评估所述清洁系统和/或所述热交换器(112)的估测使用寿命,其中,可选地,所述历史记录包括从传感器子系统(130)获取的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703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