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vc生产蒸汽凝液逐级利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06690.3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3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孙树群;陈东;张健;王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朗晖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G5/12 | 分类号: | F22G5/12;F24D11/00;F28B9/08;F28D21/00;C02F1/00;C02F103/04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李小波 |
地址: | 2554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vc 生产 蒸汽 逐级 利用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pvc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pvc生产蒸汽凝液逐级利用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将引进的高压蒸汽进行加湿,降低高压蒸汽的温度,然后将降低温度的高压蒸汽导入助剂反应装置中为助剂反应提供热能,产生高温凝液;将助剂反应完成后产生的高温凝液引入到糊树脂干燥装置中四组空气换热器其中的两组内,利用高温凝液进行空气预加热,另外两组空气换热器通入引进的高压蒸汽对预加热的空气进行加热。该pvc生产蒸汽凝液逐级利用系统,通过对高压过热蒸汽增湿,满足助剂生产的同时能够稳定产品质量,而且可对凝液进行逐级利用,最后回收后制造纯水,供PVC车间使用,达到充分利用的目的,节约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vc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pvc生产蒸汽凝液逐级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消费行业之一,石油石化行业在为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资源。随着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产能普遍过剩、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和矛盾愈发突出,严重影响了石油石化行业节能降耗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与此同时,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今天“节能减排”逐步融入经济发展主旋律,企业也在通过各种措施进行节能降耗全面促进全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
糊树脂产品属大宗专用树脂,可用于制造特别形状和特殊用途的塑胶制品,应用于涂覆产品、织物作基料、泡沫成型产品、喷涂产品、搪塑产品、醮塑产品、铸塑产品、回转成型产品、粘合剂等,是一次性PVC手套的主要原料,并广泛适用于汽车、建筑、电子信息和涂料领域,属于新兴材料,市场潜力巨大。
在中国专利CN201510547607.6DOTP增塑剂酯化反应工艺中使得酯化釜内物料混合均匀,提高酯化釜内反应压力,提高物料沸点,有利于物料升温,加快反应生成水的脱除速度,提高了反应速度,提高单位时间产量。通过提高回流醇温度,以减少热损失,减少蒸汽消耗,但是该DOTP增塑剂酯化反应工艺对其蒸汽凝液的利用率较低,而且蒸汽凝液的温度较高使得在回收前经过空冷系统,使得能耗较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vc生产蒸汽凝液逐级利用系统。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pvc生产蒸汽凝液逐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引进的高压蒸汽进行加湿,降低高压蒸汽的温度,然后将降低温度的高压蒸汽导入助剂反应装置中为助剂反应提供热能,产生高温凝液;
2)将助剂反应完成后产生的高温凝液引入到糊树脂干燥装置中四组空气换热器其中的两组内,利用高温凝液进行空气预加热,另外两组空气换热器通入引进的高压蒸汽对预加热的空气进行加热;
3)在冬季将步骤二中空气换热器中进行换热过后的高温凝液导入厂区暖通管道进行取暖;
4)将步骤三中取暖后的凝液和步骤二中在空气换热器进行换热后的高温凝液引入动力车间制造纯水。
优选的,步骤一中所述高温凝液的温度为160℃,所述高压蒸汽的压力为1.0MPa,所述引进的高压蒸汽的温度为420℃,经加湿后降至300℃。
优选的,步骤二中所述高温凝液的压力为0.55-0.57MPa,所述高温凝液的温度为140-150℃,所述高温凝液的流速为19-22吨/小时。
优选的,步骤四中所述纯水供PVC车间使用。
优选的,步骤二中所述高温凝液和步骤三中所述高温凝液在管道中进行合并混合进一步利用热能。
优选的,所述高温凝液管道的表面设置有电磁阀。
优选的,步骤四中所述高温凝液进入动力车间之前设置有流量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朗晖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朗晖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66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