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防渗的河道挡墙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06254.6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5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薛松;李军;杨建伟;陆云松;储秋明;潘延平;张晓磊;姚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6 | 分类号: | E02B3/06;E02B3/12;E02B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盛天亮 |
地址: | 225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防渗 河道 挡墙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防渗的河道挡墙结构,其涉及河道防护技术领域,其包括若干墙体,墙体临水侧和临土侧的钢模板之间连接有若干对拉止水件,对拉止水件包括止水段和位于止水段两端的可拆卸连接的固定段;止水段位于墙体内,固定段位于临水侧和临土侧的钢模板远离墙体的一侧。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挡墙容易造成河水渗透,继而对沿河道路路基造成破坏的问题,具有减少河水通过挡墙渗入挡墙的临土侧,继而减少挡墙渗水对沿河道路路基造成破坏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河道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防渗的河道挡墙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河道挡墙是保护江河堤岸免受水流、风浪侵袭和冲刷所采取的工程措施。
现有的河道挡墙在建造时,采用若干钢模板作为边模,临水面的钢模板与临土面的钢模板之间采用对拉螺栓固定,对拉螺栓的螺柱外套设有保护管。浇筑挡墙时,向钢模板围成的容纳腔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松开对拉螺栓两头的螺母,并从保护管内抽出螺柱,随后用混凝土封堵保护管两端。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挡墙时通过钢模板一段一段建造的,相邻挡墙之间易形成伸缩缝,水土易通过伸缩缝处流通,造成挡墙渗水。且由于钢模板采用的是普通的对拉螺栓固定,当螺柱抽走后,挡墙上会留下由保护套形成的渗水通道,虽然人工采用混凝土封堵保护套的两端,但是较难很好的填充整个保护套,从而造成河水通过保护套形成的渗水通道渗透进入挡墙的临土侧,继而对沿河道路路基造成破坏。
发明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防渗的河道挡墙结构,具有减少河水通过挡墙渗入挡墙的临土侧,继而减少挡墙渗水对沿河道路路基造成破坏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便于防渗的河道挡墙结构,包括若干墙体,所述墙体临水侧和临土侧的钢模板之间连接有若干对拉止水件,所述对拉止水件包括止水段和位于所述止水段两端的可拆卸连接的固定段;
所述止水段位于所述墙体内,所述固定段位于临水侧和临土侧的钢模板远离墙体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拉止水件可以在便于拆卸钢模板的同时缩小墙体上留存的渗水通道,从而减少河水通过挡墙渗入挡墙的临土侧,继而减少挡墙渗水对沿河道路路基造成的破坏。
止水段位于墙体两侧的钢模板内,用于控制钢模板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控制被浇筑成型的墙体的厚度的效果。固定段从钢模板外侧固定钢模板,当墙体浇筑完毕后,从钢模板外侧卸下固定段,即可拆卸下钢模板,此时止水段留于墙体内并与墙体一体浇筑成型,固定段可以便于循环利用。
由于止水段为实心材质,河水只能从而墙体与止水段之间的缝隙内渗透,又由于止水段与墙体一体浇筑成型,所以墙体与止水段之间的缝隙较小,所以可以有效的减少河水通过挡墙渗入挡墙的临土侧,起到挡墙防渗的目的。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止水段包括止水杆和位于所述止水杆两端螺纹连接的止水螺母,所述止水螺母嵌入设置于墙体内,且所述止水螺母相背离的一侧贴合临水侧和临土侧的钢模板侧壁设置;
所述固定段包括固定杆和锁紧螺母,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贯穿钢模板并与所述止水螺母螺纹连接,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固定杆螺纹连接并朝向同侧的钢模板一侧锁紧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止水螺母贴合临水侧和临土侧的钢模板,可以通过控制相对设置的两个止水螺母之间的距离控制临水侧和临土侧的钢模板之间的距离,从而控制墙体的厚度,进而可以便于通过对拉止水件和钢模板成型不同厚度要求的墙体,提升对拉止水件和钢模板的适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62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自动碎纸刀棒组装设备
- 下一篇:避障方法、装置、机器人和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