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用烟尘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06022.0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40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陈鹏;李刚;严兴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94 | 分类号: | B01D53/94;B01D53/56;B01D53/18;B01D47/06;B63H21/32;F01N3/20;F01N3/08;F01N3/04;F01N3/02 |
代理公司: | 无锡义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张春合 |
地址: | 2144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尘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烟尘处理装置,包括氮氧化物处理室、硫氧化物处理室、烟气管和热水管,所述烟气管连通船用主机、氮氧化物处理室和硫氧化物处理室,所述氮氧化物处理室通过热水管与重燃油澄清舱和重燃油储存舱连接;该船用烟尘处理装置,通过氮氧化物处理室对烟气进行处理,可以将氮氧化物催化成对环境无影响的氮气和水,通过硫氧化物处理室对烟气进行处理,不仅可以吸收烟气中的固体颗粒,又可以将硫氧化物转化成溶于海水的硫酸根离子,从而降低了烟气中的含硫量。通过交错设置的喷淋板,可以增加烟气的流动路程,增加了烟气与海水的接触时间,从而提高了烟气中固体颗粒和硫氧化物的去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70000吨木屑船的船用烟尘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70000吨木屑船等远洋船舶一般采用大型低速二冲程柴油机作为主推进装置,由于重燃油的价格低廉船东的经济效益明显,公海航行时均燃烧重燃油。但是船上使用的重燃油粘度一般都在380cSt左右,环境温度过低时粘度太大无法驳运,常规设计在重燃油重燃油储存舱均设有蒸汽加热盘管用于重燃油的加热,将整个重燃油储存舱的重燃油维持在40℃~45℃以便燃油输送泵能够将重燃油储存舱的油驳运至重燃油澄清舱给分油机进行分离。但实际运营过程中主机每天的消耗也才几十吨,整个重燃油重燃油储存舱一直加热保温会极大增加能耗,增加航行成本;
另外,伴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船舶航行的排放要求日益严格:航行产生的硫氧化物排放量需小于等于0.5%硫含量低硫油燃烧时所排放的烟气硫氧化物含量,航行产生的氮氧化物排放量需满足Tier III的要求,而重燃油的硫氮含量很高,无法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要求。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船用烟尘处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船用烟尘处理装置能够降低船舶航行产生的烟气中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含量,而且能够降低维持重燃油能够驳运温度所需的能耗,节约船舶航行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船用烟尘处理装置,设置在船用主机上,所述船用主机通过输油管与重燃油澄清舱和重燃油储存舱连通,包括氮氧化物处理室、硫氧化物处理室、烟气管和热水管,所述烟气管连通船用主机、氮氧化物处理室和硫氧化物处理室,所述氮氧化物处理室通过热水管与重燃油澄清舱和重燃油储存舱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重燃油储存舱上设有保温层和加热层,所述保温层包裹在重燃油储存舱的外部,所述加热层设置在重燃油储存舱的底部。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保温层由隔热陶瓷制成,所述加热层包括金属隔层和设置在金属隔层内且与热水管连通的加热管。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重燃油澄清舱上设有套设在重燃油澄清舱外部的保温套和设置在重燃油澄清舱内且两端均与保温套连通的保温管,所述保温套与热水管连通。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氮氧化物处理室包括低压SCR系统和套设在低压SCR系统上的控温套,所述控温套与热水管连通,所述低压SCR系统通过烟气管与船用主机连通。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硫氧化物处理室包括竖向设置的脱硫塔、设置在脱硫塔中部和底部内的至少两个喷淋层、套设在脱硫塔底部外侧的吸热套、套设在脱硫塔顶部外侧的加热套、连通加热套与吸热套的离心泵、设置在脱硫塔顶部内且与加热套连接的升温层,所述脱硫塔的底部设有进气口,所述脱硫塔顶部设有排气口,所述脱硫塔通过进气口与烟气管连通,所述吸热套上设有进水管和设置有电磁阀的排水管,所述喷淋层从下到上依次交错固定在脱硫塔的内壁上。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进气口上方设有固定在脱硫塔内的引导板,所述脱硫塔底部设有废液口,所述脱硫塔由发黑处理的钢制板材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未经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60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