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热水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03381.0 | 申请日: | 2020-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52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 发明(设计)人: | 罗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百年飞龙太阳能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S10/40 | 分类号: | F24S10/40;F24S10/70;F24S40/20 |
| 代理公司: | 滁州市明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06 | 代理人: | 李博 |
| 地址: | 430200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办***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热水器 | ||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涉及太阳能技术领域,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真空管,所述支架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真空管的外侧套接有清洁机构。该太阳能热水器,通过可对真空管进行清洁且清洁方便的优点,可将太阳能热水器真空管表面的灰尘清除,提高了真空管对太阳光能和热能的利用效率,减少了热水加热的时间,提高了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进程。同时,防止因灰尘长期粘附在真空管表面在成的设备损坏问题,增加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了使用者的损失。另外,与传统的利用人工擦拭相比,可更方便清洁位于背面的真空管,减少了使用者的工作量,更有利于该装置的推广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太阳能热水器。
背景技术
在国家大力推广新能源应用的今天,各种清洁的新能源在逐渐的进入公众的视线,并且开始在能源市场占据一定的份额,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以及资源节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现有的新能源主要以太阳能的应用最为广泛,对于家用太阳能设备来说,太阳能热水器的又占据绝大部分的数量。现在主流的太阳能热水器是借助真空管对太阳的光能和热能进行利用,以此来实现对水箱内水的加热。处于对太阳光能和热能充分利用的考虑,一般会将热水器直接放置在室外,真空加热管外侧会积累大量的灰尘或杂质,导致真空加热管的光能和热能吸收效率降低,无法将水加热到预定的温度,严重影响其工作效率,另外,灰尘长时间粘附在真空管表面,会对真空管本身产生影响,降低其使用寿命,间接的增加了使用者的经济支出。
为解决上述问题,发明者提出了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具备可对真空管进行清洁且清洁方便的优点。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可对真空管进行清洁且清洁方便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包括支架、水箱、真空管、螺纹杆、清洁机构、定位环一、驱动机构、定位环二、壳体一、电磁装置一、清洁块、复位弹簧一、触发机构一、壳体二、电磁装置二、活动螺块、复位弹簧二、触发机构二、活动触点、推块、卡块、回程弹簧、固定触点。
上述各结构的位置及连接关系如下:
所述支架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真空管,所述支架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真空管的外侧套接有清洁机构,所述真空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定位环一,所述螺纹杆的外侧活动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定位环二;
所述清洁机构包括壳体一,所述壳体一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磁装置一,所述壳体一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清洁块,所述清洁块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复位弹簧一,所述壳体一的内部设置有触发机构一;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壳体二,所述壳体二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磁装置二,所述壳体二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螺块,所述活动螺块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复位弹簧二,所述壳体二的内部设置有触发机构二;
所述触发机构一包括活动触点,所述活动触点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推块,所述活动触点的外侧设置有卡块,所述活动触点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回程弹簧,所述活动触点的底部设置有固定触点。
作为优选,所述清洁机构和驱动机构之间,通过连杆结构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真空管和螺纹杆之间呈平行分布,二者之间各部分的距离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清洁机构内部的活动触点与固定触点接触时,控制电磁装置一通电,此时电磁装置一显N极。
作为优选,所述清洁块的内侧设置为摩擦力系数较小的吸水海绵材质。
作为优选,所述复位弹簧一和复位弹簧二均设置有四组,每组包括两个规格相同的弹簧,同一组的两个弹簧与同一组的清洁块或活动螺块对应,且对称安装在清洁块或活动螺块的外侧。
与现有技术及产品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百年飞龙太阳能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百年飞龙太阳能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33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