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橡胶条摩擦噪音检测装置及橡胶条噪音分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02876.1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38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沈烨;周盛;梁继竹;那东衎;刘东润;王聪;周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海达橡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H17/00 | 分类号: | G01H17/00;G01M17/007;G10L25/48;G10L25/30;G10L25/18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扬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9 | 代理人: | 隋玲玲 |
地址: | 2144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橡胶 摩擦 噪音 检测 装置 分析 系统 | ||
1.一种橡胶条摩擦噪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噪音采集室(1)和控制箱(2),所述控制箱(2)内置PLC控制器,所述控制箱(2)的前侧板上设有触摸屏(3),所述PLC控制器与触摸屏(3)电连接,所述噪音采集室(1)内壁设有隔音棉(1.1),所述噪音采集室(1)设有橡胶条(1.2)、为橡胶条提供动力的动力组件(1.3)、测试板材(1.4)、用于固定测试板材(1.4)的测试板材安装座(1.5)和噪音采集器(1.6),所述动力组件(1.3)包括驱动橡胶条横向移动的横向丝杠电机(1.3.1)、驱动橡胶条纵向移动的竖向丝杠电机(1.3.2)和驱动橡胶条旋转的旋转电机(1.3.3),所述横向丝杠电机(1.3.1)、竖向丝杠电机(1.3.2)、旋转电机(1.3.3)、噪音采集器(1.3.4)均与PLC控制器电连接;
PLC控制器控制横向丝杠电机和竖向丝杠电机移动,从而调节橡胶条与待测板材的距离,控制旋转电机带动橡胶条旋转,从而控制橡胶条摩擦速度和频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条摩擦噪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1.3)还包括横向导轨(1.3.4)、横向滑座(1.3.5)、竖向导轨(1.3.6)、竖向滑座(1.3.7)和旋转杆(1.3.8),所述横向丝杠电机(1.3.1)的横向螺母滑块(1.3.1.1)固定在横向滑座(1.3.5)上,所述横向滑座(1.3.5)对应横向导轨(1.3.4)设有横向导槽,所述竖向丝杠电机(1.3.2)的竖向螺母滑块(1.3.2.1)固定在竖向滑座(1.3.7)上,所述竖向滑座(1.3.7)对应竖向导轨(1.3.6)设有竖向导槽;
所述旋转电机(1.3.3)的输出轴带动旋转杆(1.3.8)转动,所述旋转杆(1.3.8)轴向设有卡槽,橡胶条(1.2)固定在卡槽内。
3.一种橡胶条摩擦噪音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橡胶条摩擦噪音检测装置和噪音分析设备,所述噪音分析设备包括异音分析模块和建模评荐模块,所述异音分析模块用于接收噪音采集器采集到的噪音信号并对噪音信号进行时频域转换,提取真实的摩擦异音频域特征;建模评荐模块将真实摩擦异音的频域特征作为建模的主导因子进行建模,输出橡胶条的噪音指数;
所述建模评荐模块包括机理建模模块和人工智能建模模块,其中机理建模模块将有负载的摩擦异音在频谱中的特征值与橡胶条特征建立联系,得到数值A,A表示声级强度,人工智能建模模块采用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将摩擦用户反馈与实际摩擦建模,从而得到数值F,F表示频段区间的评价函数,数值A和F为建模的主导因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橡胶条摩擦噪音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噪音采集器包括声学传感器和采集卡,所述异音分析模块包括摩擦声时频分析模块和摩擦声黏滞参数分析模块,声学传感器采集声音,经由采集卡转换将音频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摩擦声时频分析模块对噪音信号进行处理并进行变换,将时域信号转化为频域信号,对摩擦声的声级进行分析计算,将有负载无摩擦的声音、有负载的摩擦异音在频域展开;
所述摩擦声黏滞参数分析模块对有负载无摩擦的声音、有负载的摩擦异音进行选择,提取有负载的摩擦异音对应的具体值,消除背景运行环境噪音的影响,得到真实的摩擦异音频域特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橡胶条摩擦噪音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
以数值A和F作为变量,建立模型如下:
D=a1A+a2F,计算输出橡胶条噪音指数,
其中D表示噪音指数,A表示声级强度,F表示频段内区间的评价函数,a1,a2表示加权系数;
将得到的橡胶条噪音指数与客户要求数值进行比较和评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海达橡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阴海达橡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287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