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房屋桩基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02837.1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2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剑波;梁江;蔡春维;方名扬;徐挺;张浩;竹锐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鄞州建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8 | 分类号: | E02D5/38;E02D5/44;E02D5/66;E02D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乔浩刚 |
地址: | 315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房屋 桩基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房屋桩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施工准备,完成施工场地清表工作并平整场地;
S2确定桩孔中心,设置定位线、参考点;
S3桩顶浇筑混凝土锁口圈梁;
S4桩孔开挖,在每完成一节桩孔开挖完成后,将多块第一弧形钢模吊入桩孔中完成拼接,并浇筑护壁混凝土,待护壁混凝土凝固后,按照次序继续向下开挖桩孔并按照上述步骤安装第一弧形钢模和浇筑护壁混凝土,直到桩孔开挖至桩孔扩底上部的指定标高;
S5开挖扩底部分,在每完成一节扩底部分开挖完成后,将多块上下口周长不相等的第二弧形钢模吊入桩孔中完成拼接,并浇筑扩底护壁混凝土,待扩底护壁混凝土凝固后,按照次序继续向下开挖扩底部分并按照上述步骤安装第二弧形钢模和浇筑扩底护壁混凝土,直到扩底部分开挖至桩底指定标高。
S6将钢筋笼吊入桩孔中;
S7完成桩体混凝土浇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桩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当护壁混凝土凝固后,可拆除第一弧形钢模;和/或
在步骤S5中,当扩底护壁混凝土凝固后,可拆除第二弧形钢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桩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钢模和/或第二弧形钢模的外板面上设置有加强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桩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弧形钢模的左右侧面分别设置有限位块和限位槽,相邻的两个第二弧形钢模通过其上的限位块和限位槽相互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房屋桩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弧形钢模的上口周长与下口周长的长度比满足以下函数:
式中,c2和c1分别表示第二弧形钢模的下开口周长和上开口周长,h表示第二弧形钢模的母线高度,δi表示桩端所处持力层对应的土质影响因子;
其中根据第二弧形钢模浇筑扩底护壁混凝土时,每一节扩底护壁混凝土的上口厚度为140-150mm,下口厚度为80-9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桩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S61在钢筋笼上固定设置至少一对声测管,其中在一对声测管中的一根设置有声波发射传感器,另一根声测管中设置有声波接收传感器;
S71在桩体浇筑完成后,待桩体混凝土达到测试要求时,使用声波透射法对桩体混凝土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并做出质量评价并记录的质检报告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房屋建筑桩基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1中使用声波透射法对桩体混凝土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其中具体方法包括:
将声波显示处理设备与声波接收传感器连接,
通过声波显示处理设备对声波接收传感器采集的声波信号对桩体质量进行检测,其中声波信号包括一个声波序列,该声波序列表示不同深度的声幅大小;
其中声波显示处理设备对桩体质量进行检测的方法包括:
S81接收声波接收传感器发送的声波信号S(x);
S82对接收的声波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输出滤波处理后的声波信号;
S83根据滤波处理后的声波信号,采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特征提取与识别算法对滤波处理后的声波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和缺陷识别处理,获取该声波信号对应的桩体缺陷分析结果;
S84显示所述滤波处理后的声波信号以及所述桩体缺陷分析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鄞州建筑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鄞州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283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