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将煤泥定量自动转换成蜂窝煤并运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02010.0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09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国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5/32 | 分类号: | B30B15/32;B30B11/22;C10L5/08;C10L5/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苏源大道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将煤泥 定量 自动 转换 蜂窝煤 运出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将煤泥定量自动转换成蜂窝煤并运出装置,包括以一百二十度等角度分布的三角支架,所述三角支架的三个分支段下侧固定设有用于夹持固定蜂窝煤的爪手装置,所述三角支架中间固定设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上从上而下的设有两个链轮,所述链轮内设有棘轮装置,所述主动轴上固定设有位于所述链轮下侧的圆盘,所述圆盘上固定设有等角度分布的三个存放装置,分别同时自动的进行着输入煤泥,挤压,取出的步骤,提升了效率,而且可以定量输入煤泥,挤压时候采用凸轮挤压的方式,减少了粉尘飞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源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将煤泥定量自动转换成蜂窝煤并运出装置。
背景技术
普通蜂窝煤制造过程中,一般都是通过冲头冲压形成的,这会有粉尘飞扬以及各种材料的飞溅,而造成大量的噪音,很多地方造蜂窝煤的时候仍然需要人的手动帮助,并且效率不高,没办法形成一体的不需要人帮助的全自动机器,本发明阐明的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装置。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将煤泥通过冲头冲压挤压进模子,会有很多的粉尘飞扬,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并且在这种对人有坏处的环境中,应该减少手动加工的程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例设计了一种将煤泥定量自动转换成蜂窝煤并运出装置,本例的一种将煤泥定量自动转换成蜂窝煤并运出装置,包括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将煤泥定量自动转换成蜂窝煤并运出装置,包括以一百二十度等角度分布的三角支架,所述三角支架的三个分支段下侧固定设有爪手装置,所述三角支架中间固定设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上从上而下的设有两个链轮,所述链轮内设有棘轮装置,所述主动轴上固定设有位于所述链轮下侧的圆盘,所述圆盘上固定设有等角度分布的三个存放装置;
所述三角支架左侧的分支段下侧设有与所述圆盘之间滑动连接的挤压箱,所述挤压箱内设有开口朝向所述主动轴的挤压腔,所述挤压腔内设有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包括与所述挤压腔上侧内壁转动连接的轴,所述轴上固定设有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与上端的所述链轮之间连接有链条;
所述三角支架右侧的分支段下侧设有与所述圆盘之间滑动连接的取煤箱,所述取煤箱内设有开口朝下的取煤腔,所述取煤腔内设有取煤装置,所述取煤箱上端固定设有阻挡板,所述阻挡板上固定设有缓冲装置,所述取煤箱上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有带传动轴,所述带传动轴外端包裹着带,蜂窝煤通过所述带送到外部蜂窝煤箱;
所述三角支架前侧的分支段下侧设有抓取箱,所述抓取箱内设有开口朝向所述主动轴的推动腔,所述推动腔内设有推动装置,所述主动轴上设有位于下端的所述链轮下侧的从动槽轮,所述主动轴后侧设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上侧动力连接有与所述从动槽轮滑动连接的主动拨盘。
其中,所述爪手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三角支架分支段下侧固定连接的爪手,所述爪手内设有爪手腔,所述爪手腔内滑动连接有带动板,所述带动板水平段部分滑动连接有小推动块,所述小推动块与所述带动板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爪手腔内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设有与所述带动板垂直段部分啮合连接的传动齿轮,所述爪手腔垂直段内壁滑动连接有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连接的水平推板。
其中,所述棘轮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链轮内的棘轮腔,所述棘轮腔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对称的棘爪,所述主动轴上设有位于所述棘轮腔内的外轮。
其中,所述取煤装置包括所述取煤腔下侧内壁上设有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设有与所述圆盘外圆端面啮合连接的从动齿轮,所述转动轴上端设有曲柄摇杆机构,所述取煤腔靠近所述主动轴侧内壁上固定设有滑块轨道,所述滑块轨道内滑动连接有与所述曲柄摇杆机构推杆端铰接连接的滑块,所述取煤腔靠近所述主动轴侧内壁上固定设有位于所述滑块轨道上端的煤泥储存箱,所述煤泥储存箱与所述滑块之间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国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国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20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