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捷式模具厚度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02005.X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8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吴敏贤;徐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天授储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6 | 分类号: | G01B5/0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朗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2 | 代理人: | 贾传美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捷 模具 厚度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捷式模具厚度检测装置,涉及理线装置领域,包括压紧板、载物板、第一伸缩圆杆和第二伸缩圆杆,压紧板设置在载物板上方,压紧板和载物板的中心轴两侧均分别配设有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压紧板和载物板均可通过铰链折叠成三段式,压紧板和载物板分别通过第一限位螺母和第二限位螺母活动贯穿于第二伸缩圆杆外围;第一伸缩圆杆固定连接在第二伸缩圆杆顶端,第一伸缩圆杆和第二伸缩圆杆上设置有背带,背带的一端连接至第一把手的底部,另一端连接至第二限位螺母上,第一伸缩圆杆顶端活动安装有第一把手,第一把手可360度旋转,既优化装置结构又节省空间,可随身携带外出,且满足多种测量需求,省力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厚度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捷式模具厚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模具在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厚度检测,一方面可以观察模具厚度是否不足或是恰好或者超过规定尺寸,另一方面可以检测模具整体的厚度是否均匀,避免出现这里厚那里薄的现象。传统的检测方法有:相差法和卡尺法,相差法例如检测钢管厚度,用外径减去内径;卡尺法即为直接用对应精度的卡尺测量厚度。
传统的厚度检测装置对工作环境、工件的清洁度要求高,经常发生模具的磨屑掉落在测量头垫内或者测量头被磨屑卡死等情况,会使测量有误差,对测量精度影响较大,导致自动补偿不良,工件厚度尺寸不稳定,影响了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另外,传统的厚度检测装置大多为坚硬冰冷的机械设备,内含多个小零件,例如游标卡尺,结构设计存在缺陷,不易携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是传统模具厚度检测装置测量精准度较低,测量结果波动较大,以及结构不够优化、携带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一种便捷式模具厚度检测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便捷式模具厚度检测装置,包括压紧板、载物板、第一伸缩圆杆和第二伸缩圆杆,所述压紧板设置在所述载物板上方,所述压紧板和载物板的中心轴两侧均分别配设有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所述压紧板和载物板均可通过铰链折叠成三段式,既优化装置结构又节省空间,所述压紧板和载物板分别通过第一限位螺母和第二限位螺母活动贯穿于所述第二伸缩圆杆外围;所述第一伸缩圆杆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伸缩圆杆顶端,所述第一伸缩圆杆和第二伸缩圆杆上设置有背带,所述背带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把手的底部,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限位螺母上,所述第一伸缩圆杆顶端活动安装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可360度旋转。
优选的,所述压紧板的面积小于所述载物板的面积,且所述压紧板和载物板的中心均设置有通孔,其通孔口径略大于所述第二伸缩圆杆的直径,所述第二伸缩圆杆从上到下依次贯穿于所压紧板和载物板中心的通孔中。
优选的,所述第一伸缩圆杆上活动安装有限位扣,例如伸缩拖把杆上的调节扣。
优选的,所述第一把手上设置有握把。
优选的,所述背带采用弹性透气面料,其上设置有调节扣环。
优选的,所述第二伸缩圆杆的外表面环设有刻度表。
优选的,所述压紧板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把手。
有益效果:
本发明压紧板和载物台分别通过安装在中心轴两侧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可向上折叠成三段,并且第一伸缩圆杆通过限位扣可上下拉升或收缩,将第一伸缩圆杆向下收缩,并将压紧板和载物台向上折叠,收纳缩小体积,既优化结构又节省空间,工作人员直接背上背带即可随身携带外出,轻巧便捷、方便省力。
本发明测量时将模具放置在压紧板和载物板之间,固定至合适的位置后旋紧第一限位螺母,压紧直接读数即可;也可以将压紧板下移或载物板上移,使第二伸缩圆杆探入模具内部空隙处至恰当位置,旋紧第二限位螺母读取数据,测量方式多样,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模具厚度检测装置收纳前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天授储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天授储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20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跟读学习考试系统
- 下一篇:一种刹把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