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轨道枕木对接装置及其实施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01108.4 | 申请日: | 2020-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33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传;杜保柱;胡宗光;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博晟亿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B9/32 | 分类号: | E01B9/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李照 |
| 地址: | 238100 安徽省马鞍***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轨道 枕木 对接 装置 及其 实施 方法 | ||
1.一种铁路轨道枕木对接装置,包括枕木(1)、钢轨(2)和对接调节机构(3),所述钢轨(2)设置于枕木(1)上,对接调节机构(3)设置于钢轨(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调节机构(3)包括轨道夹板(31)、U型板件(32)、勾板(33)、压板(34)、连接杆(35)和中轴(36),轨道夹板(31)的夹槽口与钢轨(2)相匹配,轨道夹板(31)夹装于钢轨(2)上,U型板件(32)安装于轨道夹板(31)上,并且U型板件(32)的中部设置轴孔(321),勾板(33)并行排列于U型板件(32)的两端,并且勾板(33)的一端与U型板件(32)活动连接,勾板(33)的另一端延伸至枕木(1)外,压板(34)设置于勾板(33)的另一端,并且压板(34)通过固定件(4)与压板(34)连接,连接杆(35)设置于勾板(33)之间,连接杆(35)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勾板(33)连接固定,中轴(36)的一端插装于轴孔(321)内,并延伸至U型板件(32)外,中轴(36)的另一端延伸至连接杆(35)的中部,并与其连接固定;所述对接调节机构(3)的外侧还设置弹簧(7)和手轮(8),所述弹簧(7)套装于中轴(36)的一端上,并且弹簧(7)的一端与U型板件(32)的侧壁接触连接,所述手轮(8)的轮孔内设置内螺纹(81),并且内螺纹(81)与中轴(36)一端设置的外螺纹(361)相匹配,手轮(8)转动安装于中轴(36)上,并顶压弹簧(7)的另一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轨道枕木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4)并行安装于压板(34)的两端,并且固定件(4)一端与勾板(33)另一端上设置的插接孔(332)相匹配,所述固定件(4)的一端插装于插接孔(332)内;所述U型板件(32)的两端还设置滑孔(322),并且滑孔(322)的一端内插装有轴杆(5);所述勾板(33)的一端还设置杆孔(331),并且杆孔(331)与轴杆(5)对应匹配,所述轴杆(5)的一端插入杆孔(331),并延伸至勾板(33)外;所述轴杆(5)的两端还设置螺纹头(51),并且螺纹头(51)上转动安装有螺帽(6)。
3.一种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铁路轨道枕木对接装置的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当钢轨(2)置于枕木(1)上,并使其嵌入枕木(1)上的对接槽口内时,取出对接调节机构(3),并将轨道夹板(31)夹装于钢轨(2)上;然后,调节勾板(33)使其在轴杆(5)作用下,水平伸向枕木(1)一端的外侧,并使压板(34)贴附在枕木(1)上;
S2:操作人员把持手轮(8)转动,使手轮(8)在相啮合的螺纹作用下,向着U型板件(32)端移动;而随着手轮(8)的移动过程中,手轮(8)会压覆在弹簧(7)上,迫使弹簧(7)压缩蓄能,并作用于U型板件(32)上;
S3:当U型板件(32)受到弹簧(7)的作用力时,因U型板件(32)基于钢轨(2)的重量而将作用力传递至勾板(33),迫使勾板(33)在轴杆(5)的滑动下,向着U型板件(32)端移动;此时,贴附在枕木(1)上的压板(34)则随着勾板(33)的移动而压迫枕木(1);
S4:在随着操作人员不断转动手轮(8)而迫使弹簧(7)产生的力作用于U型板件(32),以及随着勾板(33)的移动而迫使压板(34)顶压枕木(1)的状态下,位于枕木(1)上的钢轨(2)则在此相向力的作用下,产生位移而滑入枕木(1)上的对接槽口内,完成枕木(1)与钢轨(2)的对接;
S5:当枕木(1)与钢轨对接后,操作人员在反向转动手轮(8)使其不在压迫弹簧(7),而U型板件(32)则不在受到弹簧(7)施加的力,枕木(1)不在受到压板(34)顶压力,操作人员便可将对接调节机构(3)取下,再对另一枕木(1)与钢轨(2)进行对接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博晟亿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博晟亿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110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