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轻有机棉纺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00540.1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5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樊蓉;陈慧;张宇;邹雪芳;魏清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6B3/10;D06B15/00;D06M11/71;D06M13/165;D06M13/335;D06M13/207;D06M13/188;D06M101/06;D06M101/20;D06M10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622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棉纺织 面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轻有机棉纺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超轻有机棉纺织面料由经纱和纬纱纺织而成,所述经纱与纬纱的质量比为1.0:0.85~0.95,所述经纱为有机棉纤维与超细旦丙纶纤维混纺,其中,有机棉纤维在经纱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40%~45%;所述纬纱为大豆纤维与超细旦丙纶纤维混纺,其中,大豆纤维在纬纱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20%~25%。本发明制备的超轻有机棉纺织面料,经纱为有机棉纤维与超细旦丙纶纤维混纺,纬纱为大豆纤维与超细旦丙纶纤维混纺,可以快速吸收并传输皮肤表面的水分和汗渍至外层,穿着干爽透气,手感柔软、贴肤舒适度高,且具有时尚美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轻有机棉纺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除了对服装的基本要求外,对具有新功能的服装需求也在日益增加。
人们常穿的贴身内衣,对面料的要求特别多。除了具备快速吸收皮肤散发的水分和汗液的能力,还要将吸收的水分和汗液疏散到外层衣物,而且还应该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及抗菌除臭的功能,以保证内衣穿着的健康性和安全性;另外,作为内衣面料普遍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拉伸恢复性。
随着人们对内衣面料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内衣面料除了具有以上功能外,还应该具有轻薄、贴肤、柔软等特点,以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中国专利CN102431252A公开了一种三层结构的纺织面料,包括三层结构,里外两层为单层织物,中间层为衬垫材料;外层是由有机棉纱线构成的机织物,中间层是由涤纶低弹丝以非织造物形式构成的衬垫材料,里层是通过毛涤混纺成远红外纱线而机织成的机织物。由于里层采用远红外功能性保健纤维,但是,此发明制备的纺织面料不具有轻薄贴身的特点。
中国专利CN107212494B公开了一种红豆绒超轻薄吸湿发热功能面料,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原料选择,S2:原料加工,S3:面料编织,S4:面料清理,S5:磨绒,S6:纳米远红外线负离子剂,S7:布料整理,S8:布料包装。但是,此发明制备的红豆绒超轻薄吸湿发热功能面料的吸汗、排汗性能较差,不能保持干爽舒适。
因此,本发明针对目前国内内衣面料存在的生产成本高、面料厚重、不贴肤、美观性低等问题,提供一种超轻有机棉纺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超轻有机棉纺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轻有机棉纺织面料,由经纱和纬纱纺织而成,经纱与纬纱的质量比为1.0:0.85~0.95,经纱为有机棉纤维与超细旦丙纶纤维混纺,其中,有机棉纤维在经纱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40%~45%;纬纱为大豆纤维与超细旦丙纶纤维混纺,其中,大豆纤维在纬纱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20%~25%。
进一步的,经纱与纬纱的质量比为1.0:0.90,经纱为有机棉纤维与超细旦丙纶纤维混纺,其中,有机棉纤维在经纱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42.5%;纬纱为大豆纤维与超细旦丙纶纤维混纺,其中,大豆纤维在纬纱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22.5%。
进一步的,有机棉纤维长度为29.0mm~32.0mm。
进一步的,超细旦丙纶纤维的单丝线密度为0.1dtex~0.3dtex。
进一步的,大豆纤维中蛋白质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15%~35%。
本发明的又一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一种超轻有机棉纺织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重量百分比将有机棉纤维与超细旦丙纶纤维混纺成8特~12特的经纱,按重量百分比将大豆纤维与超细旦丙纶纤维混纺成7特~10特的纬纱,备用;
步骤二、分别对步骤一中得到的经纱和纬纱进行染色,然后将染色后的经纱和纬纱在喷气织机上进行织造、得到坯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05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室内装修的射钉设备
- 下一篇:一种三垄六行花生收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