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力式液位调节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99773.4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7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刚;欧宝雷;罗斯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英罗唯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18 | 分类号: | F16K31/18;F16K3/02;F16K3/30;F16K27/04;F17D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范圆圆 |
地址: | 2141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力 式液位 调节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化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自力式液位调节装置,包括储罐和接收罐,所述储罐和接收罐之间通过浮子调节阀连通,所述浮子调节阀包括连接法兰一、浮子、阀体、连接法兰二、密封垫和平衡管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一通过法兰口和储罐及接收罐均连通,所述连接法兰一的阀体和连接法兰二的阀体贯通,所述浮子安装在连接法兰二的阀体内。当储罐中的液位上升时,自力式液位控制阀中浮子将上浮,此时阀门自动打开;并且储罐中液位越高,浮子完全上浮后阀门将达到最大开度,流通量大大增加从而快速降低储罐中的液位;当储罐中的液位回落时,浮子受重力作用下落触底,阀门开度最小;因此储罐中的液位可以永远控制在一个小范围中,简单,有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自力式液位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化工生产中,常常需要对容器中的液位进行自动控制,虽然有多种自动控制液位的方式,各种液位控制的要求不同、精度不同,但基本的控制原理都可以归纳为一般的反馈控制方式,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检测液位的方式、信号反馈形式以及控制器上的区别。储罐液位控制流程为:通过液位变送器检测储罐中的液位,并通过电子信号的方式发送至自动调节阀,自动调节阀根据设定的液位参数自动调整阀门开度,通过控制排出流量大小达到控制储罐中液位的目的。所有的液位自控调节方式都需要一整套连锁控制系统,信号电源、工作用压缩空气、控制用电缆均不能少,并且需要配置高低液位报警以监督液位变送器和自动调节阀均在正常工作状态。如此下来,安装一整套液位控制装置费时费工,成本不小;如果是在现有装置上增加一套液位自动控制系统,还需要面临生产中断的难题。另外,倘若储罐中的液体为强酸强碱等强腐蚀性介质,液位变送器和自动调节阀的选材成本又将大大提高,较为麻烦。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为自力式液位调节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靠性强,大大减少了液位控制成本及安装难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自力式液位调节装置,包括储罐和接收罐,所述储罐和接收罐之间通过浮子调节阀连通,所述浮子调节阀包括连接法兰一、浮子、阀体、连接法兰二、密封垫和平衡管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一通过法兰口和储罐及接收罐均连通,所述连接法兰一的阀体和连接法兰二的阀体贯通,所述浮子安装在连接法兰二的阀体内。当储罐中的液位上升时,液体将充满溢出管道,自力式液位控制阀中,密度较小的浮子将上浮,此时阀门自动打开;并且储罐中液位越高,浮子完全上浮后阀门将达到最大开度,流通量大大增加从而快速降低储罐中的液位;当储罐中的液位回落时,浮子受重力作用下落触底,阀门开度最小;因此储罐中的液位可以永远控制在一个小范围中,简单,有效。
优选地,所述储罐和接收罐的罐底在同一高度上。用于将储罐和接收罐形成连通器效果,提高液位调节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法兰二的一端法兰口和平衡管连接法兰连通,所述连接法兰二和平衡管连接法兰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垫。
所述浮子调节阀通过平衡管连接法兰和压力平衡管连通,所述压力平衡管远离浮子调节阀的一端和储罐的顶部连通。如果储罐和接收罐存在较大的压差,浮子可能会压紧贴合在阀体内壁上无法下落,此时自力式液位控制阀上端盖需要连接压力平衡管,保证浮子不会因压差挤压卡住不动。
进一步地,所述浮子调节阀和储罐的中部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管道上安装有截止阀一,所述浮子调节阀和接收罐的中部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管道上安装有截止阀二。
优选地,所述浮子调节阀所在的管道上还以并联的方式设置有管道透镜一。管道透镜一在系统正常运行时液位低于管道视镜高度,若储罐中液位上升至管道视镜位置,能从此处观察到液位,同时起到旁通泄流的效果,维持液位平衡。
优选地,所述浮子调节阀所在的管道上还以串联的方式设置有管道透镜二。管道透镜二可以随时观察判断浮子调节阀的工作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英罗唯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英罗唯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97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