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酵型甘薯冻干无糖食品的加工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99702.4 | 申请日: | 2020-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7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韦强;黄漫青;满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
| 主分类号: | A23L19/10 | 分类号: | A23L19/10;A23L19/20;A23L29/00;A23L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圣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8 | 代理人: | 王振佳 |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酵 甘薯 冻干无 糖食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酵型甘薯冻干无糖食品的加工工艺,步骤为:将甘薯原料清洗、熟化、去皮、打浆、接种、发酵、均质、冷冻、脱水、切片和成品包装;甘薯原料清洗步骤中,用清水将甘薯原料表面的污染物冲洗干净;熟化步骤中,将整个甘薯放到蒸屉中,利用水蒸汽将甘薯蒸熟透;去皮步骤中,待蒸熟的甘薯温度降至50℃时,用手将甘薯表皮剥去,或者用不锈钢的小刀刮去甘薯表皮。本发明采用上述一种发酵型甘薯冻干无糖食品的加工工艺,将风味独特、口感酥脆、营养损失少、无添加食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酵型甘薯冻干无糖食品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以甘薯为原料加工而成的休闲食品主要有薯干、蜜饯、薯泥和薯片等产品,大多采用烘烤、糖渍、蒸煮和油炸等加工工艺,加工层次低、产品档次不高。甘薯中的粗纤维、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不易被人体吸收,难以满足人们消费升级的要求。
并且,为了增加甘薯加工食品的风味和口感,延长保质期,往往在制作过程中使用或添加食用油、酥化油、食糖和膨化剂等配料,不符合当前低脂、低糖的健康食品要求。因此,需要通过创新加工工艺及开发新型风味来提高甘薯休闲食品的口感、风味、营养和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酵型甘薯冻干无糖食品的加工工艺,将风味独特、口感酥脆、营养损失少、无添加食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酵型甘薯冻干无糖食品的加工工艺,步骤为:将甘薯原料清洗、熟化、去皮、打浆、接种、发酵、均质、冷冻、脱水、切片和成品包装;
甘薯原料清洗步骤中,用清水将甘薯原料表面的污染物冲洗干净;熟化步骤中,将整个甘薯放到蒸屉中,利用水蒸汽将甘薯蒸熟透;去皮步骤中,待蒸熟的甘薯温度降至50℃时,用手将甘薯表皮剥去,或者用不锈钢的小刀刮去甘薯表皮。
优选的,甘薯原料为甜度高、肉质致密、纤维细微、肉色均匀的甘薯品种。
优选的,打浆步骤中,将去皮后的甘薯与温开水按照1:1混合后打成薯浆。
优选的,接种步骤中,在薯浆中接入0.2%乳酸菌发酵粉,并搅拌均勺。
优选的,发酵步骤中,将接种后的薯浆放到43℃温度下发酵6小时,再置于3~5℃温度下后发酵20小时。
优选的,均质步骤中,将发酵后的薯浆用均质机在25兆帕下均质2遍。
优选的,冷冻步骤中,将均质后的薯浆倒入冷冻干燥机的托盘中,厚度为0.9-1.3厘米,立即放到冷冻库或冷冻柜中进行冷冻。
优选的,脱水步骤中,将装入冷冻薯浆的托盘放到真空冷冻干燥机中,在500帕以下的真空状态下脱水至含水量3%以下。
优选的,切片步骤中,用刀将脱水产品切成2cm2的薯片。
优选的,成品包装步骤中,将成品薯片迅速放入包装容器中密封保存。
因此,本发明采用上述一种发酵型甘薯冻干无糖食品的加工工艺,将甘薯熟化后打成薯浆,采用发酵菌剂进行乳酸化,在真空冷冻条件下进行脱水干燥,成品不仅风味独特、口感酥脆、营养损失少、无添加食糖,而且营养成分更易于人体吸收利用。
本发明克服了传统工艺的不足,在调整加工工艺步骤中融入了创新技术,优化了加工工艺。一是选用高甜度的甘薯作为原料,无需额外添加食糖,生产出一种具有甜味的无糖食品;二是甘薯打浆后采用乳酸菌发酵工艺,不仅使成品具有特殊的甜酸口感,而且甘薯中的粗纤维、膳食纤维和糖类营养更易于被人体吸收消化;三是采用真空冷冻干燥工艺脱水所制成的冻干食品,不仅极大减少了传统热加工过程造成的营养损失,而且口感酥脆、色泽自然,提高了甘薯休闲食品的档次;四是充分利用甘薯浆的自然粘性,无需额外添加粘稠剂和稳定剂,提高了食用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未经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97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