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入口报警的公筷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99322.0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82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王轶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轶林 |
主分类号: | A47G21/10 | 分类号: | A47G21/10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周恒 |
地址: | 100072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入口 报警 公筷 | ||
1.一种入口报警的公筷,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筷包括:筷体、一次报警组件;
所述筷体沿其延伸方向,定义其用于夹持物品的一端端头为筷头,定义其用于受使用人握持的一端端头为筷尾;
所述筷体内部设有用于设置所述一次报警组件的中空腔室,所述一次报警组件设置于所述中空腔室中;
所述一次报警组件用于判断所述筷体的筷头是否高于筷尾,并在判断出筷头高于筷尾的情况下,输出报警信号;
所述一次报警组件包括:圆球体、触碰式报警信号生成电路;
所述筷体内部的中空腔室为一圆筒形中空腔室;
所述圆球体设置于该圆筒形中空腔室中,并可在该圆筒形中空腔室内前后滚动;
所述触碰式报警信号生成电路设置于所述圆筒形中空腔室中位于筷尾方向的末端端部,用于在受圆球体滚动触碰后,生成报警信号。
2.一种入口报警的公筷,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筷包括:筷体、一次报警组件;
所述筷体沿其延伸方向,定义其用于夹持物品的一端端头为筷头,定义其用于受使用人握持的一端端头为筷尾;
所述筷体内部设有用于设置所述一次报警组件的中空腔室,所述一次报警组件设置于所述中空腔室中;
所述一次报警组件用于判断所述筷体的筷头是否高于筷尾,并在判断出筷头高于筷尾的情况下,输出报警信号;
所述一次报警组件包括:角度传感器、报警信号生成电路;
所述角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筷体当前所处的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值;
当所述角度传感器采集到筷体处于垂直,即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值为90度,或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值大于等于一设定的安全阈值角度时,所述报警信号生成电路不产生报警信号;
当所述角度传感器采集到筷体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值小于一设定的安全阈值角度时,所述报警信号生成电路产生报警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入口报警的公筷,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筷还包括:触摸传感器或震动传感器;所述触摸传感器或震动传感器用于感知公筷是否被人拿起,只有在触摸传感器或震动传感器感知公筷被人拿起的情况下,才启动所述一次报警组件进行判断、报警,以减少误报警。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入口报警的公筷,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筷还包括:侧向应力传感器;所述侧向应力传感器用于感知公筷的筷头是否夹了东西,只有在侧向应力传感器感知到公筷的筷头夹了东西,才启动所述一次报警组件进行判断、报警,以减少误报警。
5.一种入口报警的公筷,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筷包括:筷体、二次报警组件;
所述筷体沿其延伸方向,定义其用于夹持物品的一端端头为筷头,定义其用于受使用人握持的一端端头为筷尾;
所述筷体内部设有用于设置所述二次报警组件的中空腔室,所述二次报警组件设置于所述中空腔室中;
所述二次报警组件用于判断所述筷头是否触碰到人体,并在判断出筷头触碰到人体的情况下,输出报警信号;
所述二次报警组件包括:阻抗检测电路和报警信号生成电路;
所述阻抗检测电路通过检测使用者握持公筷筷体的部位和公筷筷头之间的阻抗,来感知公筷筷头是否碰到了嘴;
正常使用时,公筷不碰嘴,手与嘴之间的阻抗为无限大,则所述阻抗检测电路检测到使用者握持公筷筷体的部位与公筷筷头之间的阻抗为无限大;
如果公筷筷头不小心碰到了嘴,则公筷筷头-嘴-人体-手-使用者握持公筷筷体的部位之间形成电路闭环,从而使用者握持公筷筷体的部位与公筷筷头之间的阻抗急剧下降,当阻抗检测电路检测到使用者握持公筷筷体的部位与公筷筷头之间的阻抗小于某一设定值时,则判断出筷头触碰到人体,即触碰到嘴的情况下,则触发报警信号生成电路生成报警信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入口报警的公筷,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筷还包括:触摸传感器或震动传感器;所述触摸传感器或震动传感器用于感知公筷是否被人拿起,只有在触摸传感器或震动传感器感知公筷被人拿起的情况下,才启动所述二次报警组件进行报警,以减少误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轶林,未经王轶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932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