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和膝部安全气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98415.1 | 申请日: | 2020-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10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 发明(设计)人: | 河野宽之;上野一树;落合史治;平山広行;西川聪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R21/207 | 分类号: | B60R21/207;B60R21/231;B60R21/23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金美莲 |
| 地址: | 瑞典***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侧面 安全气囊 装置 膝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进一步抑制乘员的移动量和提高乘员保护性能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和膝部安全气囊装置。侧面安全气囊装置(100)具备:袋状气囊垫(106),其向落座于车辆座椅上的乘员的侧面膨胀展开;充气器(108),其向气囊垫(106)供给气体。气囊垫(106)由乘员一侧的内侧面板(106a)和与乘员相反一侧的外侧面板(106b)形成为袋状。气囊垫(106)还具备带状的系带(112),其一端(112a)连接到气囊垫(106)的上边缘(118),另一端(112b)连接到内侧面板(106a)。气囊垫(106)以其上部(126)被系带(112)拉动而向乘员一侧折返的状态膨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侧面约束车辆乘员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以及主要约束车辆乘员下半身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的车辆基本标配安全气囊装置。安全气囊装置是在车辆发生碰撞等紧急情况下工作的安全装置,利用气体压力膨胀展开气囊垫来接住乘员予以保护。
安全气囊装置根据安装位置和用途具有各种各样的种类。例如,为了从前后方向的碰撞中保护驾驶员,在方向盘中央设置前置气囊。另外,为了从侧面碰撞等来自车宽方向的撞击中保护乘员,在侧窗上方的顶棚附近设置帘式安全气囊装置,在座椅的侧部设置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现在的气囊垫,为了提高乘员的保护性能等,在各种各样的要素上下了功夫。例如,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中需要降低侧面碰撞时乘员的移动量。因此,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利用系带25拉动气囊16上部,以增加气囊16的车辆横向上的厚度。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6-2248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现在,为了更早期约束乘员并抑制其移动量,进一步进行研究以改良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由于气囊垫的厚度增加,所以能够比传统的气囊垫更早地与乘员接触。但是,为了抑制乘员的移动量,进一步提高乘员保护性能,还留有改良的余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进一步抑制乘员的移动量并能够提高乘员保护性能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以及膝部安全气囊装置。
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涉及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代表性结构为具备:袋状气囊垫,其向落座于车辆座椅上的乘员的侧面膨胀展开;充气器,其向气囊垫供给气体,该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特征在于,气囊垫由乘员一侧的内侧面板和与乘员相反一侧的外侧面板形成为袋状,气囊垫还具备带状的系带,其一端连接到气囊垫的上边缘,另一端连接到内侧面板,气囊垫以上部被系带拉动而向乘员一侧折返的状态膨胀。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用系带将气囊垫的上部折返,能够有效地增加气囊垫的车宽方向的厚度。并且由此,可使气囊垫靠近乘员,进一步抑制乘员的移动量并提高乘员保护性能。
上述气囊垫还具有接合部,其将内侧面板和外侧面板的中央的规定范围相互接合,并且系带的另一端可以连接到接合部。通过该结构,能够将系带适当地连接到内侧面板。
该侧面安全气囊装置还可以具有带状的其他系带,其架设在内侧面板和气囊垫的下部。通过将其他系带的张力施加给气囊垫,从而可以改变气囊垫的姿势和形状,也可以抑制气囊垫的摆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涉及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其他代表性结构为具备:袋状气囊垫,其向落座于车辆座椅上的乘员的侧面膨胀展开;充气器,其向气囊垫供给气体,该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特征在于,气囊垫由乘员一侧的内侧面板和与乘员相反一侧的外侧面板形成为袋状,气囊垫还具备带状的系带,其一端连接到气囊垫的上边缘,另一端连接到气囊垫的上部,并且一端和另一端之间的中央部连接到内侧面板,气囊垫以其上部被系带拉动而向乘员一侧折返的状态膨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托立夫开发公司;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奥托立夫开发公司;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84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