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弹性钉道的髋臼后壁保护型接骨板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98259.9 | 申请日: | 2020-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4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任广凯;吴丹凯;彭传刚;吴阳;袁宝明;刘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丹凯 |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 |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盈创中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5 | 代理人: | 季建文 |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弹性 后壁 保护 接骨 及其 使用方法 | ||
一种具有弹性钉道的髋臼后壁保护型接骨板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主体钢板、髂骨板体和坐骨板体,髂骨板体和坐骨板体位于主体钢板的两侧;所述主体钢板类似桥体结构,呈弧形,整体结构具有一定柔韧性和可塑性,中间设有与主体长轴一致的滑道结构,所述滑道结构为椭圆形孔,且其长轴方向与主体钢板走向一致,孔相对髋臼缘一侧为“\”形,髋臼后柱一侧为“”形,形成的滑道可置入皮质骨螺钉,优选3.5mm的皮质骨螺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弹性钉道的髋臼后壁保护型接骨板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髋臼后壁骨折在所有髋臼骨折中所占比例最高,约占四分之一左右。由于髋臼后壁骨折涉及髋关节面,且常合并股骨头后脱位,因此,多数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要求关节面解剖复位并给予足够内固定已得到早期功能训练,避免髋关节不稳定及创伤性关节炎形成。
后壁是圆形髋臼的一段,塑形后的重建钢板或现有的解剖钢板在固定后壁内侧时,受到肌肉软组织的阻挡植钉困难;坐骨,髋臼内切面与后柱后平面之间约呈30°夹角,螺钉植入时必须在此 30°安全范围内,否则容易进入髋臼。
目前用于髋臼后壁骨折内固定的多为重建钢板,在应用过程中,需要临时塑形。在塑形过程中,不仅延长了手术时间,而且仅凭目测的手工弯折,其塑形的形状往往与髋臼后壁轮廓相差很多,不能保证钢板在髋臼后壁表面的紧密贴附,失去保护型钢板的作用,而且易使复位的骨折再次移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不足之处及缺点,本发明专利提出了一种具有弹性钉道的髋臼后壁保护型接骨板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弹性钉道的髋臼后壁保护型接骨板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主体钢板、髂骨板体和坐骨板体,髂骨板体和坐骨板体位于主体钢板的两侧;所述主体钢板类似桥体结构,呈弧形,整体结构具有一定柔韧性和可塑性,中间设有与主体长轴一致的滑道结构,所述滑道结构为椭圆形孔,且其长轴方向与主体钢板走向一致,孔相对髋臼缘一侧为“\”形,髋臼后柱一侧为“”形,形成的滑道可置入皮质骨螺钉,优选3.5mm的皮质骨螺钉。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皮质骨螺钉包括带有螺纹的皮质骨螺钉杆和皮质骨螺钉帽,皮质骨螺钉置入方向为髋臼的切线方向,皮质骨螺钉帽嵌入滑道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弹性钉道靠近髋臼缘一侧设置克氏针孔,用于髋臼后壁骨折临时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髂骨板体与髂骨翼相匹配,髂骨板体设置3个螺孔,优选3.5mm的加压孔或3.5mm的加压孔+3.5mm的锁定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坐骨板体与坐骨结节相匹配,坐骨板体设置3个螺孔,优选3.5mm的加压孔或3.5mm的加压孔+3.5mm的锁定孔。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主体部位具有良好柔韧性和可塑性,可弹性折弯,与髋臼后壁完美贴敷,使其凹面与骨表面产生弹性压力来实现后壁骨折块的复位保护;2、弹性钉道,灵活置入螺钉,是一种防止螺钉置入髋臼的“安全通道”。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丹凯,未经吴丹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82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