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算机通信用通讯线打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97552.3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5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郑长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长玲 |
主分类号: | B65H54/547 | 分类号: | B65H54/547;B65H54/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73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机 通信 通讯 打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机通信用通讯线打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横向穿插有螺纹杆,螺纹杆上套设有滑动架,底座一端固定有一号电机;所述滑动架上设置有支撑架,滑动架和支撑架之间固定有电动伸缩杆,支撑架内横向穿插有往复丝杆,往复丝杆上套设有导向块,支撑架上横向穿插有旋转套,旋转套一端套设有次齿轮,旋转套上套设有打捆套筒;所述支撑架上固定有二号电机,二号电机一端转动连接有旋转杆,旋转杆上固定有主齿轮,旋转杆和往复丝杆之间套设有传动带。当滑动架在横向移动时,将会带动打捆套筒进行移动并且通过移动可对其打捆套筒进行夹持,通过旋转套和往复丝杆对其通讯线进行缠绕,并且以上过程可完成上料和下料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捆装置,具体是一种计算机通信用通讯线打捆装置。
背景技术
计算机通信是一种以数据通信形式出现,在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或计算机与终端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方式。它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融合的产物,在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武器控制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决策分析系统、情报检索系统以及办公自动化系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计算机通信的基本原理是将电信号转换为逻辑信号,其转换方式是将高低电平表示为二进制数中的1和0,再通过不同的二进制序列来表示所有的信息。也就是将数据以二进制中的0和1的比特流的电的电压做为表示,产生的脉冲通过媒介(通讯设备)来传输数据,达到通信的功能,这个是osl的物理层,也就是通信的工作原理。
但是,现有的打捆装置无法满足上料和下料的操作步骤。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通信用通讯线打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通信用通讯线打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通信用通讯线打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横向穿插有螺纹杆,螺纹杆上套设有滑动架,底座一端固定有一号电机;
所述滑动架上设置有支撑架,滑动架和支撑架之间固定有电动伸缩杆,支撑架内横向穿插有往复丝杆,往复丝杆上套设有导向块,支撑架上横向穿插有旋转套,旋转套一端套设有次齿轮,旋转套上套设有打捆套筒;
所述支撑架上固定有二号电机,二号电机一端转动连接有旋转杆,旋转杆上固定有主齿轮,旋转杆和往复丝杆之间套设有传动带;
所述底座上树立有支撑杆,支撑杆一端设置有衔接杆,支撑杆和衔接杆之间套设有旋转环;
所述旋转套上环形开设有若干开口,开口内设置有抵压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纹杆在底座内转动,螺纹杆与滑动架螺纹连接,螺纹杆与一号电机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齿轮与次齿轮相互啮合,旋转杆通过传动带带动往复丝杆转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套在支撑架上转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衔接杆通过旋转环与支撑杆转动连接,衔接杆穿插卡接在旋转套内。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抵压块与开口之间设置有转轴,抵压块通过转轴在开口内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当滑动架在横向移动时,将会带动打捆套筒进行移动并且通过移动可对其打捆套筒进行夹持,通过旋转套和往复丝杆对其通讯线进行缠绕,并且以上过程可完成上料和下料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计算机通信用通讯线打捆装置的斜左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计算机通信用通讯线打捆装置中A处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长玲,未经郑长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75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