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叠合混凝土加固补强楼板及施工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97410.7 | 申请日: | 2020-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98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坚;罗伟全;周昌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大乘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叠合 混凝土 加固 楼板 施工工艺 | ||
本发明涉及建筑楼板加固补强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叠合混凝土加固补强楼板及施工工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混凝土层和钢板,所述混凝土层浇注成型于所述钢板的表面,所述钢板的周侧连接建筑物的构造柱;所述钢板设置有用于使钢板与构造柱连接固定的固定组件,所述钢板朝向混凝土层的一侧水平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两端连接于构造柱。该技术利用钢板替代模板支撑,混凝土层浇注成型在钢板的表面,钢板与混凝土层结合形成楼板后,加强筋和钢板增强混凝土层的结构强度,进而使得补强效果更好、更稳固,且补强后无需进行拆卸模板步骤,简化了施工步骤,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楼板加固补强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叠合混凝土加固补强楼板及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混凝土楼板基层是建筑物的主要结构构件,混凝土楼板基层改建、增加载荷等工程都容易导致混凝土楼板基层的承载力不够,混凝土楼板基层在承载力不够时要进行加固。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6088651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楼板的加固结构,包括设在混凝土楼板基层(即为引用文件中的混凝土楼板)下面的拱梁,拱梁的两端设有拱脚梁,拱梁顶部与混凝土楼板基层底部接触部位设置有T形钢筋,拱梁沿跨度方向设置有支撑墩,支撑墩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块。施工时,首先凿除混凝土边梁的砖墙洞口,然后捆扎钢筋并搭设模板,浇注混凝土,待混凝土凝结后拆除模板。该技术利用拱梁合理的承力体系将混凝土楼板基层传递过来的竖向载荷进行转换,并通过支撑墩的设置减少混凝土楼板基层的受力跨度,以解决混凝土楼板基层承载力不够的问题。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缺陷:浇注混凝土后需对模板进行拆卸工作,拆卸步骤较为繁琐且复杂,不仅增加了施工步骤,而且还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叠合混凝土加固补强楼板,使得浇注混凝土后无需拆卸模板,简化了施工步骤,省时省力。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叠合混凝土加固补强楼板,包括混凝土层和钢板,所述混凝土层浇注成型于所述钢板的表面,所述钢板的周侧连接建筑物的构造柱,所述钢板设置有用于使钢板与构造柱连接固定的固定组件,所述钢板朝向混凝土层的一侧水平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两端连接于构造柱。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钢板通过固定组件与建筑物的构造柱固定连接,利用钢板替代模板支撑,混凝土层浇注成型在钢板的表面,钢板与混凝土层结合形成楼板后,加强筋和钢板增强混凝土层的结构强度,进而使得补强效果更好、更稳固,且补强后无需进行拆卸模板步骤,简化了施工步骤,省时省力。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板间隔设置有多个凸起部,相邻的两个所述凸起部之间形成有凹陷部,所述加强筋水平设置于所述凹陷部。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钢板间隔设置凸起部和凹陷部以增强钢板的结构强度,使得钢板的支撑效果更好,补强更稳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板的相对的两侧设置有角钢,所述加强筋的两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角钢,所述角钢连接于构造柱,所述角钢上设置有用于使角钢与构造柱连接固定的连接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加强筋的两端槽钢板的两侧的角钢,进而便于通过连接组件将角钢与构造柱进行连接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水平设置于所述角钢的螺杆以及螺纹配合于所述螺杆的固定螺母,所述螺杆穿过构造柱后与所述固定螺母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钢板的两侧通过角钢上的螺杆与固定螺母配合拉紧加强筋,实现构造柱与加强筋之间的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板的凹陷部还设置有加强锚筋,所述加强锚筋竖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增设加强锚筋以增强混凝土层的结构强度及钢板的抗拉拔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大乘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大乘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74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护线套及线束
- 下一篇:一种执行驱动式阀门试压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