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对岩爆的双护盾TBM管背支护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496325.9 申请日: 2020-06-03
公开(公告)号: CN111456758B 公开(公告)日: 2021-05-14
发明(设计)人: 宗敦峰;陈茂;韦猛;杨洋;宋宇;徐应中;苏小明;程锦中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E21D11/04 分类号: E21D11/04;E21D11/10;E21F15/00;E21D11/08
代理公司: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代理人: 许驰
地址: 611830 四川***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应对 双护盾 tbm 支护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应对岩爆的双护盾TBM管背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施工准备;包括:根据工程要求准备好豆砾石、水泥和砂子,并对空压机和豆砾石喷射机设备进行性能检验;吹填材料选用粒径4-6mm的豆砾石;在预制管片上预留九个孔,九个孔按顺时针旋转方向进行编序,预制管片的顶部为第一预留孔,沿预制管片的顶部开始顺时针方向依次为第二预留孔、第三预留孔、第四预留孔、第五预留孔、第六预留孔、第七预留孔、第八预留孔、第九预留孔;

S2、预制管片安装;包括:先在开挖洞型缘的底部位置回填豆砾石,安装预制管片的底部管片,然后安装预制管片的其它管片,第一预留孔至第九预留孔依次标注出预留孔1至9的位置以便准确做好施工记录,并将预吹填环管片上的豆砾石吹填预留孔打开;

S3、延时时间t1,在围岩卸荷趋缓,变形减小后进行豆砾石回填;豆砾石回填包括:往第五预留孔、第六预留孔内进行豆砾石回填,当储气罐压力达到 0.25 MPa时,送风上料;当预制管片衬砌达到三环以内时,安设孔口管,从第一环进行预制管片两侧、顶拱270°的范围豆砾石回填;

侧拱范围豆砾石回填具体方法为:将联接喷豆砾石管道的喷头先、后装入两侧拱的第三预留孔、第八预留孔灌注,当豆砾石工观察到从前环的第四预留孔、第七预留孔有豆砾石滑出时停止灌注,取下喷头将第三预留孔、第八预留孔封堵,完成一次两侧拱的豆砾石回填;依次配合掘进、衬砌向前推进;

顶拱范围豆砾石回填具体方法为:将联接喷豆砾石管道的喷头先、后装入顶拱部的第一预留孔、第二预留孔、第九预留孔灌注,当豆砾石工感觉到管道内没有豆砾石流动时停止灌注,取下喷头将第一预留孔、第九预留孔封堵;将喷头装入第二预留孔灌注,豆砾石工观察灌注情况,当管道内没有豆砾石流动时停止灌注,取下喷头将第二预留孔及时封堵,即完成一个循环的豆砾石回填过程;

S4、延时时间T,在豆砾石层岩爆缓冲期应力场和裂隙发育完成后进行水泥浆灌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对岩爆的双护盾TBM管背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与S3之间还设置有步骤S21,步骤S21包括:在豆砾石充填结束后,监测豆砾石是否吹填饱满,如吹填饱满则进入下一步,如吹填不饱满则返回上一步继续吹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对岩爆的双护盾TBM管背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水泥浆灌注包括:安设孔口管,连通水泥管路,利用水泥注浆机从起始环开始水泥注浆,灌浆孔号依次为第五预留孔、第六预留孔、第四预留孔、第七预留孔、第三预留孔、第八预留孔、第二预留孔、第九预留孔、第一预留孔,根据注入浆液在预制管片背后形成的自然坡度,分为三层灌浆,第一层为第四预留孔至第七预留孔,第二层为第三预留孔至第八预留孔,第三层为第二预留孔至第九预留孔,再至第一预留孔;当灌浆孔口压力达到0.3MPa时,继续灌浆3~8分钟即结束;当灌浆孔附近出现串浆时,即停止注浆,止浆塞临时封堵该孔;待一个灌浆工段结束后,用封孔材料将注浆孔完全封闭,与管片内壁同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对岩爆的双护盾TBM管背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还包括步骤:

S41、检查是否符合注浆标准,如符合则进入步骤S42,如否,则重新注浆;

S42、检查是否全孔位完成注浆,如是则进入步骤S43,如否,则进行下一个注浆孔注浆;

S43、注浆效果检查,如合格则注浆完毕,如否,则进行补孔注浆;注浆效果检查采用压水、取芯实验,压水实验在水泥注浆后6-9天进行,取芯实验在灌浆施工后25-30天后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对岩爆的双护盾TBM管背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t1和T均为根据围岩岩性及地应力情况确定,t1为4-24小时,T为24-96小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632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