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远红外器具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96032.0 | 申请日: | 2020-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2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江日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红域康城远红外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33/04 | 分类号: | C04B33/04;C04B33/13;C04B41/89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神州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4 | 代理人: | 王志强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红外 器具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温远红外器具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属于低温远红外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温远红外器具及其制备方法。该器具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组分:坯体基料:60‑85%;粘结剂:0.1‑0.3%;远红外材料:0.5‑2.5%;釉料:1.5‑5.0%;余量的水。本发明坯体所用的原料都较为常见、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器具坯体的基料中加入滑石和骨炭,不光可以使器具胎质光滑,还可以有效的去除重金属物质,有健康环保的效果;本发明所用的低温远红外材料具有很高的远红外线发射频率,器具具有优异的远红外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低温远红外辐射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温远红外器具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表面温度较低红外发热体释放的低温远红外线,其波长范围5-15微米,是一种不可见光,在临床医学上被称为“生命之光”和“生育之光”,其渗入体内之后,便会引起人体细胞的原子和分子的共振,透过共鸣吸收,分子之间摩擦生热形成热反应,促使皮下深层温度上升,对于血液循环和微循环障碍引起的多种疾病均具有改善和防治作用。具有改善血液循环和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心脑血管机理等作用。人体本身是一个远红外发热体和吸收体(远红外波长8-9微米),远红外波长与发热体的表面温度相关,30-50℃的低温远红外材料所释放的远红外波长与“生命之光”非常吻合,与人体远红外波长相近容易被人体吸收,作用于人体的皮下组织产生良好的内热温感效应,对人体没有任何负面影响。
目前市场现有的远红外发射材料远红外发射强度各异,有的对热敏感性较低、远红外发射率不高,有的生产工艺复杂、制造成本偏高,还有的环境适应性较差、材料质量不稳定等,同时通常也不具备释放大量负离子的特点,影响了其广泛应用。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专利号为CN201410489059.1公开了一种远红外线陶瓷材料及其制作工艺,该技术的远红外陶瓷粉是无机矿物、非金属氧化物和金属氧化物制造而成。该技术虽然有生产工艺简单,材料质量稳定的优点,但存在制作成本偏高、远红外发射频率不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胎质光滑的低温远红外器具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红外光线发射频率高的低温远红外器具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健康、环保,抗腐蚀性好的低温远红外器具及其制作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温远红外器具,该器具低温远红外材料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组分:
坯体基料:60-85%;
粘结剂:0.1-0.3%;
远红外材料:0.5-2.5%;
釉料:1.5-5.0%;
余量的水。
所述基料由粘土、长石、方解石、焦宝石、岩棉、回青、龙岩土、骨碳、茗岭泥、滑石、海泡石组成。所述基料为生活中常见的泥土和石料,原料寻找方便且成本低。所述滑石质地柔软光滑,作为坯体的基料可以使器具胎质光滑。所述骨炭可以有效的去除重金属物质,有净化水质的作用,加入到坯体中,可以使器具更加环保、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釉料包括石英,长石,硼砂,黏土。所述釉料可以磨成粉,加入水调制成浆液,涂在器具半成品的表面,烧制后发出玻璃光泽,并能增加器具的机械强度和绝缘性能。所述釉料皆为常见的原料,成本较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红域康城远红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红域康城远红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60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