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式废水光催化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95999.7 | 申请日: | 2020-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39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赵立平;刘刚;张雁南;田苗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耿路 |
| 地址: | 13005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废水 光催化 处理 装置 | ||
1.一种循环式废水光催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处理箱(1)和循环处理箱(4),所述一次处理箱(1)和循环处理箱(4)通过连接管线(7)连通;
所述一次处理箱(1)的底部设有催化剂旋转喷洒组件(3),所述一次处理箱(1)的中部设有光源组件(2),且所述催化剂旋转喷洒组件(3)和光源组件(2)分别与设在一次处理箱(1)底部的双轴电机(107)的双轴固定连接,且该所述双轴电机(107)分别带动光源组件(2)和催化剂旋转喷洒组件(3)在一次处理箱(1)内进行转动;
所述双轴电机(107)带动催化剂旋转喷洒组件(3)进行旋转,使通过催化剂旋转喷洒组件(3)进入到一次处理箱(1)中的催化剂与有机废水进行充分的搅拌;
所述双轴电机(107)带动光源组件(2)进行转动,光源组件(2)发出的紫外光与催化剂和有机废水的混合物进行反应;
所述循环处理箱(4)内设有固液分离组件(5),循环处理箱(4)底部的出液口(9)连通有回液处理管线(6),该回液处理管线(6)的另一端与循环处理箱(4)的上部连通,所述回液处理管线(6)的中部连通有二次催化处理组件(8);
经过一次处理箱(1)处理后的液体进入到循环处理箱(4)中通过固液分离组件(5)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后的进入到回液处理管线(6)中通过二次催化处理组件(8)二次催化处理后重新进入到循环处理箱(4)中;
所述光源组件(2)包括与双轴电机(107)固定连接的隔光管(202),活动连接在该隔光管(202)顶部的催化光源(201),所述隔光管(202)上设有多个相互错位排布的透光组件(203),且该透光组件(203)与所述的隔光管(202)垂直,所述隔光管(202)内透光组件(203)与隔光管(202)连接的部位设有反光组件(204),所述反光组件(204)将催化光源(201)发出的紫外光发射到所述的透光组件(203)中,通过透光组件(203)发出;
所述透光组件(203)包括外透明管体(2031),所述的外透明管体(2031)内设有多根与该外透明管体(2031)长度相同的透明玻璃棒(2032),且该多个透明玻璃棒(2032)相互紧贴;
所述反光组件(204)包括反光片(2041)和设在反光片(2041)上的多个透光孔(2042),所述反光组件(204)与隔光管(202)中轴线成45°夹角;
所述二次催化处理组件(8)包括内透明管体(804)、固定连接在内透明管体(804)上下两端且与回液处理管线(6)连通的上接头(801)和下接头(802),所述内透明管体(804)外设有一外隔光管(803),所述外隔光管(803)与内透明管体(804)内形成的环形腔体内设有多根光传导玻璃棒(805),该多根光传导玻璃棒(805)上方的上接头(801)上设有多个催化灯(8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废水光催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处理箱(1)的下部固定设有密封隔板(105),所述双轴电机(107)的一驱动轴穿过该密封隔板(105)的中部与光源组件(2)的下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废水光催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旋转喷洒组件(3)包括设在密封隔板(105)下端的环形管(301),设在该环形管(301)上设有多根与该环形管(301)形成的环形面垂直的喷管(302),所述密封隔板(105)上活动连接有与该密封隔板(105)同心的环形板(106),且该环形板(106)相对密封隔板(105)转动,多个所述喷管(302)穿过环形板(106)向上延伸,且该向上延伸的喷管(302)的端部设有多个喷头;
所述环形管(301)的中心位置设有分液管(303),所述分液管(303)通过分液管线(304)与所述环形管(301)连通,所述分液管(303)的上端封口处与双轴电机(107)的另一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分液管(303)下端插入有催化剂进液头(305),该催化剂进液头(305)的另一端延伸到一次处理箱(1)外与催化剂输入管线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未经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599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