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值守驿站的人脸识别自助取件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95787.9 | 申请日: | 2020-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2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朱元亮;李潇;沈晶;孙莎莎;代彦妮;王志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圆通速递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7F17/12 | 分类号: | G07F17/12;G07C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施浩 |
| 地址: | 201705 上海市青***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 值守 驿站 识别 自助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无人值守驿站的人脸识别自助取件系统,缓解快递物流行业的末端派送压力,降低派送成本,使快件收寄智能化、便捷化。其技术方案为:系统包括入口闸机和出口闸机、无感人脸识别系统、展示系统、后台管理系统,无感人脸识别系统将入口闸机采集到的取件人的人脸图像与后台管理系统中的用户注册保存的人脸图像进行核对验证,并将验证通过的取件人的提示信息通过展示系统显示;出口闸机上的扫码设备供取件人扫描快件信息并确认收货,无感人脸识别系统将出口闸机所采集的人脸图像和后台管理系统中的用户注册保存的人脸图像进行核对验证,验证通过后经由展示系统展示快件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快递物流的配送领域,具体涉及应用于无人值守驿站的人脸识别自助取件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电子商务解决物流瓶颈的衍生品,驿站的首要目的在于解决快递业“最后一公里”的收货和送货问题,以减缓目前快递业在订单剧增时的物流压力。
驿站和小区里的智能快递柜有些类似,但驿站还可以提供更多人性化的服务,如处理大件包裹、上门打包快递等。驿站的出现,大大减少了快递员的工作量,也更方便用户拿快递,提高了物流的整体效率。
但目前的快递驿站仍需要人工值守,提供人工服务。因此,如何挖掘末端创新服务模式,推动末端服务集约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是目前业界的热门问题。
发明内容
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之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无人值守驿站的人脸识别自助取件系统,缓解快递物流行业的末端派送压力,降低派送成本,使快件收寄智能化、便捷化。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无人值守驿站的人脸识别自助取件系统,系统包括闸机、无感人脸识别系统、展示系统、后台管理系统,其中闸机包括入口闸机和出口闸机,其中:
入口闸机设置于无人值守驿站的入口,其上安装图像采集设备,无感人脸识别系统和入口闸机上的图像采集设备建立数据连接,无感人脸识别系统用于将入口闸机的图像采集设备所采集到的取件人的人脸图像与后台管理系统中的用户注册保存的人脸图像进行核对验证,并将验证通过的取件人的提示信息通过展示系统显示;
出口闸机设置于无人值守驿站的出口,出口闸机上安装另一个图像采集设备、一个扫码设备,无感人脸识别系统和出口闸机上的图像采集设备建立数据连接,扫码设备用于取件人扫描快件信息并确认收货,出口闸机上的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取件人的人脸图像,在取件人使用扫码设备扫码快件时通过无感人脸识别系统将出口闸机的图像采集设备所采集的人脸图像和后台管理系统中的用户注册保存的人脸图像进行核对验证,验证通过后经由展示系统展示快件信息;
后台管理系统存储的信息包括取件人的用户注册信息、所输入的快件信息、取件人与相关快件的关联关系,用以完成进入驿站的身份验证和取件验证。
根据本发明的无人值守驿站的人脸识别自助取件系统的一实施例,在入口闸机上安装一显示屏,展示系统和后台管理系统建立数据连接,还和入口闸机上的显示屏建立数据连接,展示系统用于在入口闸机的显示屏上显示取件人对应的身份信息,需取件的快件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无人值守驿站的人脸识别自助取件系统的一实施例,在出口闸机上安装另一显示屏,展示系统还和出口闸机上的显示屏建立数据连接,展示系统用于在出口闸机的显示屏上展示快件信息,并通过展示系统供取件人签字以确认取件并完成取件动作。
根据本发明的无人值守驿站的人脸识别自助取件系统的一实施例,图像采集设备包括摄像头、扫码设备包括扫码枪或读码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圆通速递有限公司,未经圆通速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57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