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围岩松动圈的声波法测试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95552.X | 申请日: | 2020-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8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 发明(设计)人: | 谭忠盛;刘普文;李松涛;杨茂杰;刘千里;杨旸;王建魁;王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V1/00 | 分类号: | G01V1/00;E21B33/12;E21B33/1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黄晓军 |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围岩 松动 声波 测试 方法 | ||
1.一种隧道围岩松动圈的声波法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隧道围岩中打设测试钻孔,将注浆式囊袋设置在所述钻孔的上下内壁上,将封孔管放入所述钻孔内,在所述封孔管的外壁上设置溢浆口、出浆口,所述出浆口位于注浆式囊袋的邻近位置,所述溢浆口位于相邻的注浆式囊袋之间的间隔中;
将测试仪器从封孔管内穿过,通过出浆口向注浆式囊袋中注入浆液,形成由注浆囊袋、封孔管以及钻孔壁构成的局部封闭空间,待注浆式囊袋内浆体达到特定强度后;再将浆液经溢浆口注入到所述局部封闭空间中,向所述封孔管中注水,待水体注满整个钻孔后,利用水体作为耦合剂利用测试仪器向隧道围岩隧道围岩发射声波,根据隧道围岩的反射波速变化情况,确定隧道围岩松动圈的范围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多个注浆式囊袋蜂窝式分段设置在钻孔的上下内壁上,将囊袋压环设置在每段注浆式囊袋的两端,在封孔管的外壁上设置溢浆口、出浆口,出浆口位于每段注浆式囊袋的中部设置,溢浆口位于溢浆段中,溢浆段位于相邻的两段注浆式囊袋之间的间隔中,每段注浆式囊袋都与封孔管的外壁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封孔管内固定设置返水管、囊袋注浆管和溢浆注浆管,所述返水管道用于当注入水体充满整个钻孔时,水体会经返水管流出;所述囊袋注浆管与所述出浆口相连,用于通过所述出浆口向所述注浆式囊袋内注浆;所述溢浆注浆管与所述溢浆口相连,用于通过所述溢浆口向所述局部封闭空间注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封孔管的端部设置对接卡和对接环,将多段护孔管互相串连连接后,再将封孔管通过对接卡和对接环与末段护孔管与对接,在每个护孔管中也设置返水管、囊袋注浆管和溢浆注浆管,返水管、囊袋注浆管和溢浆注浆管贯穿整个封孔管和护孔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封孔管和所述护孔管的外壁上开设声波法探测窗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孔管和所述护孔管通过热熔PVC材料制作。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
将水体作为声波探测仪与隧道围岩之前的传播媒介,声波探测仪经发射端产生声波,声波经水体传播到围岩,再经围岩反射到接收端,通过测算声波的传播时间,并结合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的固定距离,反算隧道围岩的声波传播速度,分析隧道围岩的声波传播速度差异,确定隧道围岩的松动圈范围;
通过溢浆口反复注浆,封堵由于开挖扰动以及围岩变形形成的宏观裂隙,进行护孔段的围岩松动圈测试,分析地下工程岩体开挖过程的松动圈拓展规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交通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555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音腔分频喇叭模组
- 下一篇:一种管乐训练辅助设备及其辅助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