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电阻率层析成像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95471.X | 申请日: | 2020-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22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苏茂鑫;刘轶民;薛翊国;管理;赵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V3/38 | 分类号: | G01V3/38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庆骞 |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电阻率 层析 成像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地质物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维电阻率层析成像方法及系统。其中,三维电阻率层析成像方法包括采用至少两种勘探方式分别对含有地质异常体区域进行勘探,获得相应探测平面的二维电阻率数据;统一所有勘探方式获得的电阻率数据点的坐标系,提取坐标相同的数据点;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提取的相同位置的电阻率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将融合后得到的电阻率数据进行三维坐标转换形成三维模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质物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维电阻率层析成像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在当今的物探领域,各种各样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种类繁多,诸如地质雷达、跨孔法、井地法、高密度电法、瞬变电磁法等都是在工程现场较为常见的探测手段。上述物探方法往往只在某些范围具有良好的探测效果,方法本身也往往具有各自的缺陷。比如,地质雷达高频电磁波的反射信号中携带有地层介电常数信息,分辨能力强但探测深度有限;高密度电法一次探测获得的数据量多且对高阻异常响应较好,但受地形起伏影响较大。
发明人发现,不同物探结果单独成像时,受各自精度和探测深度的局限,异常体边界的区分不明显或存在假异常干扰,从而降低了探测精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三维电阻率层析成像方法,其能够将至少两种物探方式获得的电阻率数据进行比对挑选出勘探区域坐标相同的电阻率数据点,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至少两种物探方法获得的数据点进行数据融合,最后通过三维坐标转换从而实现三维立体模型的形成,提高探测精度,同时使得探测结果具有良好的直观性与可视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维电阻率层析成像方法,包括:
采用至少两种勘探方式分别对含有地质异常体区域进行勘探,获得相应探测平面的二维电阻率数据;
统一所有勘探方式获得的电阻率数据点的坐标系,提取坐标相同的数据点;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提取的相同位置的电阻率数据进行数据融合;
将融合后得到的电阻率数据进行三维坐标转换形成三维模型。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三维电阻率层析成像系统。
一种三维电阻率层析成像系统,包括:
二维电阻率数据获取模块,其用于采用至少两种勘探方式分别对含有地质异常体区域进行勘探,获得相应探测平面的二维电阻率数据;
相同坐标数据点提取模块,其用于统一所有勘探方式获得的电阻率数据点的坐标系,提取坐标相同的数据点;
数据融合模块,其用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提取的相同位置的电阻率数据进行数据融合;
三维转换模块,其用于将融合后得到的电阻率数据进行三维坐标转换形成三维模型。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一种三维电阻率层析成像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一种三维电阻率层析成像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54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