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压机的汽缸出气结构改良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95385.9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9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三;周承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文三;周承贤 |
主分类号: | F04B39/12 | 分类号: | F04B39/12;F04B41/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甘紫红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压机 汽缸 出气 结构 改良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压机的汽缸出气结构改良,尤其是指一种汽缸上设有一出气筒座,该出气筒座的外筒壁设有多个出气孔,于出气筒座的外筒壁套设有一弹性薄膜,空压机所产生的压缩空气可由前述多个出气孔推移弹性薄膜而进入储气座的储气室内,利用弹性薄膜快速关闭特性,让单位时间进入储气座的储气室的压缩空气量大增,使被压缩空气能快速地通过出气孔进入储气室内,致使活塞体的运作更为顺畅而提升打气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空压机的汽缸出气结构改良,尤其是指一种汽缸上设有一出气筒座,该出气筒座的外筒壁设有多个出气孔,于出气筒座的外筒壁套设有一弹性薄膜,空压机所产生的压缩空气可由前述多个出气孔推移弹性薄膜而进入储气座的储气室内,利用弹性薄膜快速关闭特性,让单位时间进入储气座的储气室的压缩空气量大增,使被压缩空气能快速地通过出气孔进入储气室内,致使活塞体的运作更为顺畅而提升打气效率。
背景技术
现阶段所使用的空压机,其构造基本上具有一汽缸,该汽缸内可提供活塞体进行往复运动而产生压缩空气,所产生的压缩空气可由汽缸的出气孔推移一阀门机构,让压缩空气进入另一用于储存压缩空气的空间,该空间可为一储气座(或是集气箱tank)内的空间,储气座另设有出气口,可将压缩空气输往待充气的物品上,以完成整个充气的目的。由于习知汽缸及储气座二者间仅设有单一出气孔,该出气孔的开启或关闭受制于一阀门机构,而阀门机构是由一阀座及一弹簧所构成,活塞体所产生的压缩空气将阀座推移并压缩弹簧,压缩空气可进入储气座的储气室内,由于集存在储气室内的压缩空气会对阀座产生背向压,在打气阶段该背向压会压制阀座的开启,相对的即是让活塞体运作时所产生的压缩空气要推移该阀座时会更具有阻力而不顺畅,此种让活塞体运作时更具有阻力的因素,充气速度变慢,甚容易造成空压机的马达过热,马达运转效率衰减,乃至于潜伏马达烧毁的缺陷。本发明人即是有鉴于习知空压机的汽缸结构设计仍存有缺失,乃予以研发,经多次努力乃发展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其是提供一种空压机的汽缸出气结构改良,空压机于汽缸上设有一出气筒座,该出气筒座与一提供活塞体运作的汽缸为分离式组装结合,而与汽缸相结合的机板则可提供马达的固定。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其是提供一种空压机的汽缸出气结构改良,空压机于汽缸上设有一出气筒座,该出气筒座的外筒壁设有多个出气孔,于出气筒座的外筒壁套设有一弹性薄膜,空压机所产生的压缩空气可由前述多个出气孔推移弹性薄膜而进入储气座的储气室内,利用弹性薄膜快速关闭特性,让单位时间进入储气座的储气室的压缩空气量大增。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方案为:一种空压机的汽缸出气结构改良,所述空压机具有一提供马达固定的机板及一提供活塞体运作的汽缸,该汽缸的一端具有一可供活塞体伸入的开口,而另一端则具有一顶壁,借由马达驱动齿轮而使活塞体可在汽缸内进行往复运动而能产生压缩空气,于顶壁上设有一出气筒座,该出气筒座与汽缸的顶壁被设计成分离式组装结合。
进一步的,该出气筒座底部设有一定位座,于定位座外周壁设有一外环槽,该外环槽套设有一密封环;该压缩空气可通过所述顶壁所设的流通口进入出气筒座,该出气筒座的外筒壁设有多个出气孔,于出气筒座的外筒壁套设有一弹性薄膜,空压机所产生的压缩空气可由所述多个出气孔推移弹性薄膜而进入储气座的储气室内。
进一步的,该套设有密封环的出气筒座借由定位座置放于汽缸顶壁上所设的定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多个出气孔为相同或不同的孔径。
进一步的,该出气筒座的外筒壁设有至少一环凹槽,而所述弹性薄膜的内侧面设有至少一凸环垣,其可卡置固定于出气筒座的外筒壁的环凹槽,以避免弹性薄膜在出气筒座的外筒壁产生滑脱现象,而弹性薄膜则可封闭住前述出气孔。
进一步的,于出气筒座的顶端面设有至少一凹陷部,其可利用至少一凹陷部改变储压空间的大小,来改变压缩比,当凹陷部的纵向深度为A,该纵向深度A0,则让出气筒座内的储压空间变小,使被压缩空气能快速地通过出气孔进入储气室内,此时的输出最高压力值也相对变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文三;周承贤,未经周文三;周承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53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电辅助转向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角度太赫兹成像系统及其成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