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防腐的建筑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94042.0 | 申请日: | 2020-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6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陈杰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杰明 |
| 主分类号: | C04B35/565 | 分类号: | C04B35/565;C04B35/628;C04B38/02;C04B35/622;C04B35/52;C04B41/85;B32B18/00;B32B33/00;B32B7/12;B32B37/12 |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高志军 |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防腐 建筑 陶瓷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环保防腐的建筑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陶瓷材料包括相互贴合的结构层与功能层以及设置在功能层与结构层相背一面上的釉面层;本发明通过设置层状的建筑陶瓷材料结构,能够提升建筑陶瓷材料的抗裂能力,并且在孔隙度较大的功能层中填充无机相变材料,使建筑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能力,孔隙度较小的结构层中,流体的流动受到限制,限制了腐蚀性流体的流动,提升了建筑陶瓷材料的耐腐蚀效果;本发明结构层原料粒子与功能层原料粒子在制备过程中,将氧化锰以及硝酸盐以溶液的形式通过浸渍的方式进入原料粒子的微孔结构中,从而使氧化物均匀的分散在原料粒子中,提升陶瓷微孔结构的均匀性,从而提升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环保防腐的建筑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材料是一种大范围、大规模使用的材料,可以起到保温、防水、防晒等功能性作用以及装饰的效果,而随着人们环保意识以及对生存环境要求的提升,人们在寻求更加优秀的建筑材料来满足要求,陶瓷建筑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陶瓷建筑材料由于其具有耐高温、耐酸碱以及高强度的特性,是目前比较常用的、受欢迎的建筑材料,而且现有技术中还经常通过对陶瓷建筑材料进行发泡处理,使陶瓷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孔隙结构,使得到的陶瓷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效果,但是为了提升陶瓷建筑材料的保温性能,在进行加工时,需要保证其具有较大的厚度与发泡效果,这又会占用大量的建筑空间,并提升了单块陶瓷建筑材料的重量。
而且丰富的微孔结构导致陶瓷材料在实际使用时,在腐蚀性环境中,腐蚀性的气体或液体容易通过陶瓷的微孔结构进入,而陶瓷的多孔结构又为陶瓷建筑材料与腐蚀性流体提供了极大的接触面积,从而加速了陶瓷建筑材料的腐蚀,而且随着陶瓷材料孔隙的增加,陶瓷材料与腐蚀性气体的接触面积就越大,这也加速了陶瓷建筑材料的腐蚀,而降低孔隙又会降低陶瓷材料的保温效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防腐的建筑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
1、在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通常使其具有较大的厚度,这也直接提升了陶瓷建筑材料的生产成本与重量,如何在不影响其保温效果的同时减小单片陶瓷建筑材料的厚度与重量,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2、陶瓷建筑材料由于其多孔结构,在腐蚀性环境中,腐蚀性的气体或液体容易通过陶瓷的微孔结构进入,而陶瓷的多孔结构又为陶瓷建筑材料与腐蚀性流体提供了极大的接触面积,从而加速了陶瓷建筑材料的腐蚀,如何降低陶瓷材料的腐蚀,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环保防腐的建筑陶瓷材料,包括相互贴合的结构层与功能层以及设置在功能层与结构层相背一面上的釉面层,其中结构层的孔隙度为45%-60%,功能层的孔隙度为68%-80%;
该环保防腐的建筑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结构层原料粒子与功能层原料粒子的制备;
步骤二、将结构层原料粒子与功能层原料粒子分别加入模具中成型后在氮气气氛中,240-260℃温度下预烧结10-13min,冷却至25-60℃,得到结构层中间体与功能层中间体待用,该步骤通过聚乙烯醇粘结将各物料粘结在一起定型以方便下一步操作;
步骤三、在结构层中间体的一面上涂覆一层混和胶液,将功能层中间体叠放在涂覆有混合胶液的一层上,在功能层中间体与结构中间体相背的一面上施釉,在氮气环境下,以2℃/min的升温速率提升温度至300-400℃后保温焙烧10-15min,然后提升温度至800-1200℃烧结35-60min得到层状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杰明,未经陈杰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40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