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光泽度低透射率PVC基层材料及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93936.8 | 申请日: | 2020-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5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 发明(设计)人: | 赖仲平;凡永德;张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宏义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91/00;C08L33/12;C08L51/04;C08K13/02;C08K5/3475;C08K5/103;C08K5/58;C08J5/18;B29D7/01 |
| 代理公司: | 无锡睿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76 | 代理人: | 张悦 |
| 地址: | 21414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泽 透射率 pvc 基层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PVC基层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光泽度低透射率PVC基层材料,成分包括:50‑300份聚合度700‑800的PVC树脂、1‑4份锌基硫醇锡稳定剂,0‑3份的环氧大豆油、1‑3份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丁酯的共聚物、3‑6份的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4‑9份的高强度MBS、0.1‑2.5份紫外线吸收剂,0.6‑1.5份的滑剂、0.1‑0.5份的颜料;还公开了一种高光泽度低透射率PVC基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热混合,S2:冷混合;S3:挤出。本发明的PVC基层材料整体厚度分布均匀,表面光泽度高,透射率低,产品耐用,保质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VC基层材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光泽度低透射率PVC基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常用的药品包装材料包括玻璃、橡胶、塑料和金属材料等4类,其中聚氯乙烯药包材料具有质地轻、可塑性强、美观大方、易于运输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等固体制剂的包装。但药品在流通过程中由于受到光照等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容易分解变质,在药品加工成型以后,必须选用合适的包装才能保持药品的效能,提高药品的稳定性,延缓药品变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藥包材料常用三层复合结构,其中面层为铝箔,中间层为PVDC,基层为PVC,基层为高光泽度透明料,立体效果好,但在自然界中存在约90%的长波UV-A紫外线(320nm-400nm),会对药品品质造成影响,为了保证药品品质,減少UV-A紫外线的影响,特别是380nm波长,解决基层低光泽度高透射率问题,需要一种高光泽度低透射率PVC基层材料。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光泽度低透射率PVC基层材料及制备方法,主要为了保证药品品质,減少UV-A紫外线的影响,特别是380nm波长,解决基层低光泽度高透射率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光泽度低透射率PVC基层材料,成分包括:50-300份聚合度700-800的PVC树脂、1-4份锌基硫醇锡稳定剂,0-3份的环氧大豆油、1-3份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丁酯的共聚物、3-6份的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4-9份的高强度MBS、0.1-2.5份紫外线吸收剂,0.6-1.5份的滑剂、0.1-0.5份的颜料。
进一步的,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苯并三唑,滑剂为多元醇复合酸酯。
一种高光泽度低透射率PVC基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热混合,按产品配方准备好各种原料,然后放入热混合机中混合,原料放入先后顺序依次是:PVC树脂、锌基硫醇锡稳定剂、环氧大豆油、着色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丁酯的共聚物、高强度MBS、滑剂,混合时逐渐提高温度;
S2:冷混合,在物料温度升高到90-105℃时,自动放料至冷混合机中,对物料搅拌冷却并进一步混合均匀,当物料温度冷却至60-80℃,泄料至储存桶;
S3:挤出,经冷搅拌混匀的物料进入星型螺杆押出机,加热,使物料被加热剪切塑化后挤出;
S4:进一步塑化,物料被押出机挤出后立即进入开炼机,对挤出料进行进一步塑化;
S5:压延,将上述经塑化后的混合料投入压延机,将混合料压成适当厚度,压片成型;
S6:冷却定型,把压延后的产品通过拉伸机引出、冷却定型,然后进行收卷,得到成品材料。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1中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丁酯的共聚物、高强度MBS、滑剂在热混合机高速运转下放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宏义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宏义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39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