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粒生产用粉碎筛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93666.0 | 申请日: | 2020-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9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 发明(设计)人: | 张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凯 |
| 主分类号: | B02C4/06 | 分类号: | B02C4/06;B02C4/38;B02C4/42;B02C4/28;B02C23/10;B07B1/28;B07B1/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秦丽 |
| 地址: | 2311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生产 粉碎 筛分 装置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玉米粒生产用粉碎筛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本发明通过输料箱内导向板的引导进入输料箱底部,第二电机输出轴带动轴杆转动,轴杆带动表面的螺旋叶片转动,螺旋叶片将玉米粉进行第二次粉碎的同时将玉米粉从出料口输出,即可取得玉米粉,通过以上设计,玉米粉在粉碎以及筛分后可以通过通过稻香板的引导并通过轴杆、螺旋叶片的输出从出料口取得玉米粉,螺旋叶片可以对玉米粉进行输送的同时将玉米粉进行二次粉碎,可以将第一次粉碎以及筛分后的玉米粒进行进一步细化,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玉米粒粉碎筛分设备玉米粒的粉碎以及筛分后存在明显粗细不一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玉米粉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玉米粒生产用粉碎筛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是禾本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苞谷、苞米棒子、玉蜀黍、珍珠米等。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它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广泛分布于美国、中国、巴西和其他国家。玉米与传统的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相比,玉米具有很强的耐旱性、耐寒性、耐贫瘠性以及极好的环境适应性。玉米的营养价值较高,是优良的粮食作物。作为中国的高产粮食作物,玉米是畜牧业、养殖业、水产养殖业等的重要饲料来源,也是食品、医疗卫生、轻工业、化工业等的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现有的玉米深加工的产品很多,例如各种玉米糕、玉米添加剂等等,玉米的深加工需要先粉碎玉米,再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专利文件(201410813917.3)公开了一种玉米粉碎机,常规的玉米粉碎机往往在进行一次粉碎以及筛分后就得到玉米粉产品,然而依然存在明显粗细不一的情况,同时在粉碎时粉碎辊容易出现卡死,进而影响粉碎效率的情况,在粉碎时玉米粒过大或者过小都能导致无法充分粉碎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粒生产用粉碎筛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解决以下技术问题:(1)通过粉碎后的玉米粉进入筛分槽内,振动电机带动筛分槽与筛斗振动,筛分槽内的筛网对玉米粉进行筛分,筛分后的玉米粒通过筛斗进入输料箱内,通过输料箱内导向板的引导进入输料箱底部,第二电机输出轴带动轴杆转动,轴杆带动表面的螺旋叶片转动,螺旋叶片将玉米粉进行第二次粉碎的同时将玉米粉从出料口输出,即可取得玉米粉,通过以上设计,玉米粉在粉碎以及筛分后可以通过通过稻香板的引导并通过轴杆、螺旋叶片的输出从出料口取得玉米粉,螺旋叶片可以对玉米粉进行输送的同时将玉米粉进行二次粉碎,可以将第一次粉碎以及筛分后的玉米粒进行进一步细化,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玉米粒粉碎筛分设备玉米粒的粉碎以及筛分后存在明显粗细不一的技术问题;(2)通过将玉米粒从入料斗放入,玉米粒通过入料斗进入粉碎腔内,第一电机输出轴转动,进而通过皮带轮组带动第一驱动杆转动,第一驱动杆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啮合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二驱动杆转动,第一驱动杆与第二驱动杆转动,进而带动两个破碎套转动,两个破碎套对玉米粒进行粉碎,粉碎过程中第二驱动杆通过第二轴杆座与第一弹簧的配合在腰形孔内移动,粉碎后得到玉米粉,通过第一弹簧的设置,使得两个破碎套在对玉米进行粉碎时不会出现玉米粒卡死破碎套的情况,解决现有技术中粉碎装置在对玉米进行粉碎时容易出现卡死,导致玉米粒粉碎效率下降的技术问题;(3)通过转动粉碎架两侧的丝杆,丝杆配合固定螺母通过第一弹簧带动第二轴杆座在粉碎架上的凸轨上移动,第二轴杆座带动第二驱动杆在粉碎架上的腰形孔内移动,第一驱动杆与第二驱动杆之间的距离被调节,进而两个破碎套之间的距离被调节,通过以上结构设置,通过调节第一驱动杆的距离,可以主动调整两个破碎套之间的间距,解决现有技术中玉米粒粉碎设备在对玉米粒粉碎时,玉米过大或过小时都无法进行有效粉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凯,未经张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36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