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多巴胺改性纳米纤维涂层基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92930.9 | 申请日: | 2020-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4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栋;刘轲;刘念;程盼;马思琪;郭启浩;万雨彩;程芹;夏明;徐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71/44 | 分类号: | B01D71/44;B01D71/56;B01D71/60;B01D69/02;B01D67/00;B01D61/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松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66 | 代理人: | 戴宝松 |
| 地址: | 430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巴胺 改性 纳米 纤维 涂层 滤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聚多巴胺改性纳米纤维涂层基纳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多巴胺改性纳米纤维涂层基纳滤膜包括聚多巴胺改性纳米纤维涂层膜和纳滤分离层,所述纳滤分离层包覆于所述聚多巴胺改性纳米纤维涂层膜的表层;所述聚多巴胺改性纳米纤维涂层膜包括纳米纤维涂层膜和包覆于所述纳米纤维涂层膜表面的聚多巴胺纳米薄膜;所述纳米纤维涂层膜包括非织造基材和涂覆于所述非织造基材表面的纳米纤维涂层;所述纳滤分离层由水相和油相通过界面聚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多巴胺改性纳米纤维涂层基纳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纤维涂层由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纳米纤维的分散液经湿法涂层工艺制备而成;所述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纳米纤维由熔融共混相分离法或静电纺丝法制备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多巴胺改性纳米纤维涂层基纳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纤维涂层中的纳米纤维直径为50~500nm,所述纳米纤维涂层的厚度为2~10μm,所述纳米纤维涂层的密度为5~10g/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多巴胺改性纳米纤维涂层基纳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多巴胺纳米薄膜由多巴胺在弱碱条件下自聚合而成,所述聚多巴胺纳米薄膜的厚度为10~5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多巴胺改性纳米纤维涂层基纳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织造基材为聚烯烃、聚酰胺、聚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微米纤维的纺粘或湿法非织造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多巴胺改性纳米纤维涂层基纳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多巴胺改性纳米纤维涂层基纳滤膜的水通量为50~140L/m2·h,对硫酸钠的截留率为93%~98%。
7.一种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聚多巴胺改性纳米纤维涂层基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直径为50~500nm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纳米纤维均匀分散于溶剂中,得到纳米纤维固含量为0.2~6wt%的纳米纤维分散液;
S2、采用湿法非织造技术,将步骤S1得到的所述纳米纤维分散液涂覆于所述非织造基材的表面,并控制涂覆厚度为2~10μm,涂覆密度为5~10g/m2;涂覆完成后,经常温真空干燥,得到所述纳米纤维涂层膜;
S3、配制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并添加碱液调节所述缓冲溶液的pH至8~9,得到弱碱性缓冲溶液;将预定量的盐酸多巴胺溶解于所述弱碱性缓冲溶液中,得到浓度为1~10g/L的盐酸多巴胺溶液;
S4、将步骤S2得到的所述纳米纤维涂层膜浸泡于步骤S3得到的所述盐酸多巴胺溶液中,在通氧气的环境下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取出所述纳米纤维涂层膜,经洗涤、干燥,得到所述聚多巴胺改性纳米纤维涂层膜;
S5、将步骤S4得到的所述聚多巴胺改性纳米纤维涂层膜置于含有哌嗪和三乙胺的水相溶液中浸泡1~10min后取出,除去多余水相溶液后再置于含有均苯三甲酰氯的油相溶液中,浸泡10~90s后取出,经洗涤、干燥,得到聚多巴胺改性纳米纤维涂层基纳滤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聚多巴胺改性纳米纤维涂层基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所述水相溶液中哌嗪的浓度为0.1~0.6w/v%,所述三乙胺的浓度为0~0.6w/v%;所述油相溶液中均苯三甲酰氯的浓度为0.15~2w/v%。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聚多巴胺改性纳米纤维涂层基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所述洗涤、干燥过程包括将反应完全后的所述纳米纤维涂层膜先用超纯水浸泡清洗,在室温下干燥0.5~2h后置于乙醇中,浸泡0~60min后取出,再置于超纯水中浸泡清洗5~30min,取出后在常温下干燥5~15min。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聚多巴胺改性纳米纤维涂层基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溶剂为水、乙醇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293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底坑底部的检修平台
- 下一篇:一种压敏胶原胶液加工用的混合反应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