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释药型胶囊式消化道内窥镜装置及释药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92643.8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1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叶福丽;史贵连;赵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4 | 分类号: | A61B1/04;A61B1/045;A61B1/015;A61B1/273 |
代理公司: | 咸宁鸿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9 | 代理人: | 汪彩彩 |
地址: | 437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释药型 胶囊 消化道 内窥镜 装置 药方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释药型胶囊式消化道内窥镜装置及释药方法,属于临床医学检测与治疗技术领域。将携带有药仓的内窥镜胶囊送至消化道内,通过内窥镜胶囊传回的视频信息获取病灶位置和病灶实情,通过置外的发射控制开关,控制无线发射天线给予内窥镜胶囊内的无线接收天线释药信号,控制电路将无线接收天线的信号转换为对微型步进电机旋转和旋转圈数的指令,使药仓的仓门开启对应的开口,从而将药仓内的药物释放至病灶部位,控制释放时间和释放开口来控制释放量,释放完成后立即关闭仓门以避免内窥镜胶囊再次移动对消化道内壁造成刮伤。本发明具有能够实现精准释药,较小药物的副作用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临床医学检测与治疗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释药型胶囊式消化道内窥镜装置及释药方法。
背景技术
2001年,以色列Given公司成功研制了世界上第一枚取名为M2A的胶囊式内窥镜,并通过美国FDA批准上市,这标志着消化道检查步入“无痛”时代。国内首创的OMOM胶囊式内窥镜于2004年6月由重庆金山科技集团自主研发成功,患者像服药一样用水将智能胶囊吞下后,它即随消化道自身的蠕动对经过的腔段连续摄像。
目前消化道胶囊式内窥镜只具有影像诊断的功能,而影像中包含了准确的病灶位置信息,利用该信息,进一步增加内窥镜胶囊在消化道的定点释药功能,将是对内窥镜胶囊医学应用的一个有益的拓展。人体消化道最常见的疾病是食道炎及由此引发的溃疡,增加胶囊抗炎症定点释药的功能,可以直接针对消化道病灶释药。在大多数情况下,医生能够根据病人反映的症状,基本可以确定疾病的类型,只是不知道病灶在消化道的具体位置,因此需要借助消化道内窥镜胶囊进行确诊。在这种情况下,内窥镜胶囊所释放的不仅仅局限在抗炎症药物,还可以在胶囊内施加其他药物展开药物的定点释放。在大多数情况下,口服药和注射药除了针对疾病产生疗效,它们对人体正常组织或器官也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直接针对病灶释药的治疗方法,不仅可以最大限度了减少这些副作用,而且往往可以产生最好的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释药型胶囊式消化道内窥镜装置,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常规内窥镜胶囊的基础上配套储药、定点释药的功能。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释药型胶囊式消化道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窥镜胶囊和置于内窥镜胶囊内的药仓,所述药仓上设置有连通药仓内腔和内窥镜胶囊之外的释药口,所述释药口能够通过一仓门封闭,所述内窥镜胶囊内设置有控制仓门关闭或开启释药口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通过一控制器控制,所述内窥镜胶囊内还设置有对驱动电机和控制器进行供电的电池。
进一步的,所述药仓为轻质聚合物制成的中空薄壁结构,所述药仓的横截面呈长方形。
所述内窥镜胶囊的前端具有一透光罩,所述透光罩内设置有摄像头和LED光源,所述内窥镜胶囊内还设置有与摄像头相连的图像发射集成电路。
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开关、无线接收天线和将无线接收天线接收的信号转换为对控制开关的控制指令的控制电路。
本释药型胶囊式消化道内窥镜装置还包括外置的无线发射天线和控制无线发射天线发射信号至无线接收天线的发射控制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为一微型步进电机,仓门通过滑移的方式开启或关闭释药口,所述微型步进电机能够控制仓门在与释药口对应的滑移轨道上移动。
滑移方式有很多,如导轨等,控制器滑移的方式也很多,如蜗杆与齿轮的配合,或微型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小齿轮,能够与设置在仓门上的齿条配合,以控制仓门受控滑移。
摄像头和外置的对摄像头传出的图片信息进行处理和显示的结构为现有内窥镜胶囊的常规手段,在此不予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科技学院,未经湖北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26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