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母线系统接线方式母差保护极性的校验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91466.1 | 申请日: | 2020-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44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团结;何信林;张静;牛利涛;张钢;张少鹏;员文康;铁大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31/55;G01R19/04;G01R25/00;H02H7/22;H02J3/00;H02J3/38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房鑫 |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母线 系统 接线 方式 保护 极性 校验 方法 | ||
1.一种双母线系统接线方式母差保护极性的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双母线系统接线方式母差保护极性的校验系统,所述双母线系统接线方式母差保护极性的校验系统包括I母单元、1号发电机单元、2号发电机间隔单元、线路1间隔单元、线路2间隔单元、母联间隔单元及II母单元;
I母单元与1号发电机单元、2号发电机间隔单元、线路1间隔单元、线路2间隔单元及母联间隔单元相连接,II母单元与1号发电机单元、2号发电机间隔单元、线路1间隔单元、线路2间隔单元及母联间隔单元相连接;
所述1号发电机单元包括1号发电机(W1)、1号主变压器(T1)、第一主变高压侧隔离刀闸(G13)、第一主变高压侧接地刀闸(G131)、第一电流互感器(CT1)、第一断路器(DL1)、第一I母隔离刀闸(G11)、第一II母隔离刀闸(G12)及第一母线侧接地刀闸(G111);
1号发电机(W1)经1号主变压器(T1)及第一主变高压侧隔离刀闸(G13)与第一断路器(DL1)的一端相连接,第一断路器(DL1)的另一端与第一I母隔离刀闸(G11)的一端、第一II母隔离刀闸(G12)的一端及第一母线侧接地刀闸(G111)的一端连接,第一I母隔离刀闸(G11)的另一端与I母单元相连接,第一II母隔离刀闸(G12)的另一端与II母单元相连接,第一母线侧接地刀闸(G111)的另一端接地,第一主变高压侧隔离刀闸(G13)与第一断路器(DL1)之间的线路经第一主变高压侧接地刀闸(G131)接地,第一电流互感器(CT1)安装于第一主变高压侧隔离刀闸(G13)与第一断路器(DL1)之间的线路上;
2号发电机间隔单元包括2号发电机(W2)、2号主变压器(T2)、第二主变高压侧隔离刀闸(G23)、第二主变高压侧接地刀闸(G231)、第二电流互感器(CT2)、第二断路器(DL2)、第二I母隔离刀闸(G21)、第二II母隔离刀闸(G22)及第二母线侧接地刀闸(G211);
2号发电机(W2)经2号主变压器(T2)及第二主变高压侧隔离刀闸(G23)与第二断路器(DL2)的一端相连接,第二断路器(DL2)的另一端与第二I母隔离刀闸(G21)的一端、第二II母隔离刀闸(G22)的一端及第二母线侧接地刀闸(G211)的一端相连接,第二I母隔离刀闸(G21)的另一端与I母单元相连接,第二II母隔离刀闸(G22)的另一端与II母单元相连接,第二母线侧接地刀闸(G211)的另一端接地;第二主变高压侧隔离刀闸(G23)与第二断路器(DL2)之间的线路经第二主变高压侧接地刀闸(G231)接地,第二电流互感器(CT2)安装于第二主变高压侧隔离刀闸(G23)与第二断路器(DL2)之间的线路上;
线路1间隔单元包括第一线路侧隔离刀闸(G33)、第一线路侧接地刀闸(G331)、第三电流互感器(CT3)、第三断路器(DL3)、第三I母隔离刀闸(G31)、第三II母隔离刀闸(G32)及第三母线侧接地刀闸(G311);
第一线路侧隔离刀闸(G33)与第三断路器(DL3)的一端及第一线路侧接地刀闸(G331)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线路侧接地刀闸(G331)的另一端接地,第三断路器(DL3)的另一端与第三I母隔离刀闸(G31)的一端、第三II母隔离刀闸(G32)的一端及第三母线侧接地刀闸(G311)的一端相连接,第三I母隔离刀闸(G31)的另一端与I母单元相连接,第三II母隔离刀闸(G32)的另一端与II母单元相连接,第三母线侧接地刀闸(G311)的另一端接地;
第三电流互感器(CT3)安装于第一线路侧隔离刀闸(G33)与第三断路器(DL3)之间的线路上;
线路2间隔单元包括第二线路侧隔离刀闸(G43)、第二线路侧接地刀闸(G431)、第四电流互感器(CT4)、第四断路器(DL4)、第四I母隔离刀闸(G41)、第四II母隔离刀闸(G42)及第四母线侧接地刀闸(G411);
第二线路侧隔离刀闸(G43)与第二线路侧接地刀闸(G431)的一端及第四断路器(DL4)的一端相连接,第二线路侧接地刀闸(G431)的另一端接地,第四断路器(DL4)的另一端与第四I母隔离刀闸(G41)的一端、第四II母隔离刀闸(G42)的一端及第四母线侧接地刀闸(G411)的一端相连接,第四母线侧接地刀闸(G411)的另一端接地,第四I母隔离刀闸(G41)的另一端与I母单元相连接,第四II母隔离刀闸(G42)的另一端与II母单元相连接,第四电流互感器(CT4)安装于第二线路侧隔离刀闸(G43)与第四断路器(DL4)之间的线路上;
母联间隔单元包括第五电流互感器(CT5)、第五断路器(DL5)、第五I母隔离刀闸(G51)及第五II母隔离刀闸(G52);
I母单元经第五I母隔离刀闸(G51)、第五断路器(DL5)及第五II母隔离刀闸(G52)与II母单元相连接,第五电流互感器(CT5)安装于第五I母隔离刀闸(G51)与第五断路器(DL5)之间的线路上;
包括以下步骤:
1)使得1号发电机(W1)具备整套启动条件,完成1号发电机(W1)及1号主变压器(T1)的短路及空载试验,发变组保护装置相关保护正确投入;
2)1号发电机间隔单元、2号发电机间隔单元接入I母单元,线路1间隔单元、线路2间隔单元接入II母单元,I母单元与II母单元连接,将第一I母隔离刀闸(G11)、第一主变高压侧隔离刀闸(G13)和第一断路器(DL1)处于合闸位置;将第一主变高压侧接地刀闸(G131)、第一母线侧接地刀闸(G111)和第一II母隔离刀闸(G12)处于分闸位置;将第二I母隔离刀闸(G21)、第一主变高压侧接地刀闸(G131)和第二断路器(DL2)处于合闸位置,将第二主变高压侧隔离刀闸(G23)、第二II母隔离刀闸(G22)和第二母线侧接地刀闸(G211)处于分闸位置;将第三II母隔离刀闸(G32)、第一线路侧接地刀闸(G331)和第三断路器(DL3)处于合闸位置;将第三I母隔离刀闸(G31)、第一线路侧隔离刀闸(G33)和第三母线侧接地刀闸(G311)处于分闸位置;将第四II母隔离刀闸(G42)、第二线路侧接地刀闸(G431)和第四断路器(DL4)处于合闸位置;将第四I母隔离刀闸(G41)、第二线路侧隔离刀闸(G43)和第四母线侧接地刀闸(G411)处于分闸位置;将第五I母隔离刀闸(G51)、第五II母隔离刀闸(G52)和第五断路器(DL5)处于合闸位置;
3)启动1号发电机(W1),1号发电机(W1)进行升流,使用钳形相位表对1号主变压器(T1)高压侧的电流进行测量,当1号主变压器(T1)高压侧的电流到达0.2A时,则停止1号发电机(W1)升流;
4)使用钳形相位表检查1号主变压器(T1)高压侧三相电流的幅值、相位是否正确,检查所有接入1号主变高压侧三相电流的保护测量装置采样的幅值及相位是否正确,当1号主变压器(T1)高压侧三相电流的幅值、相位正确,所有接入1号主变高压侧三相电流的保护测量装置采样的幅值及相位正确时,则转至步骤6);否则,则转至步骤5);
5)将1号发电机(W1)的电流降低至零,退出1号发电机(W1),对1号主变压器(T1)高压侧三相电流采样幅值及相位不正确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进行缺陷检查,再对缺陷进行处理,然后转至步骤3);
6)使用钳形相位表检查2号主变压器(T2)高压侧、线路1、线路2及母联三相电流的幅值、相位是否正确,检查所有接入2号主变压器(T2)高压侧、线路1、线路2及母联三相电流的保护测量装置采样的幅值及相位是否正确,检查母差保护装置各支路差流是否正确,当2号主变压器(T2)高压侧、线路1、线路2及母联三相电流的幅值、相位正确,所有接入2号主变压器(T2)高压侧、线路1、线路2及母联三相电流的保护测量装置采样的幅值及相位正确,母差保护装置各支路差流正确时,则转至步骤8),否则,则转至步骤7);
7)1号发电机(W1)的电流降低至零,退出1号发电机(W1),对2号主变压器(T2)高压侧、线路1、线路2及母联三相电流采样幅值及相位不正确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进行缺陷检查,再消除消缺,然后转至步骤3);
8)1号发电机(W1)的电流降低至零,退出1号发电机(W1),母差保护正确投入,系统恢复至初始状态,完成双母线系统接线方式母差保护极性的校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146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