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坑逆作法施工的钢管柱垂直度测量调节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90702.8 | 申请日: | 202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3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田云雨;裴传飞;方顺生;李晓明;姚芳;刘笑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地信安金属结构有限公司;浙江大地钢结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8 | 分类号: | E04G21/18;E02D29/055;E02D33/00;G01B11/26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95 | 代理人: | 张华 |
地址: | 311231 浙江省杭州市萧***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作法 施工 钢管 垂直 测量 调节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坑逆作法施工的钢管柱垂直度测量调节结构,解决现有的基坑逆作法施工中,钢管柱的垂直度测量精度受限的问题。本结构包括在地面上开设的桩孔,桩孔内设置钢管柱,桩孔顶部环周设置有调节支架,所述钢管柱的侧壁上端通过自动调平的云台架设有光敏传感器,所述光敏传感器包括朝下的平面感光板,平面感光板的中心设有竖直向下的激光器,所述钢管柱侧壁在光敏传感器下方固定设置反射镜,所述反射镜为朝上的凸面镜,所述激光器在云台上的摆动中心点与反射镜镜面圆心的连线位于钢管柱的轴向平面上。本发明采用光学测量可以精确测量偏转方向和偏转量,并对反射信号进行二次偏转,将反射信号放大,进一步提高垂直度测量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地下结构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逆作法施工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基坑逆作法施工的钢管柱垂直度测量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建筑物不断向空中发展,与此同时,各类用途的地下空间和设施也得到空前的发展,包括高层建筑地下室、地下商业街等各种类型。要建设这些地下设施,就必须进行深基坑的开挖。传统基坑采用顺作法,是根据基坑深度需求,对深基坑进行整天开挖,然后进行地下结构从下到上的逐层建设,顺作法施工工程量大,一次性集中开挖的土方量多,地下结构施工工期长,且一次性开挖的大深度的基坑对周边地块存在影响,因此需要在工程建设周边留出较大的安全距离,并花费高额的支护费用,以保证施工安全,据统计地下深基础工程造价为整幢高层建筑总价20%~30%,其中基坑的支护费用约占工程总价的10%左右,其次,有些围护结构在整个地下室施工过程中只作为临时结构,也占用了一部分的工程造价。
现在还有一种基坑逆作法施工,如2018年3月16日公布的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7806112A,名称为基坑内支撑逆作钢格构立柱及施工方法,逆作法手工先对基坑钢管柱的设计点定点打出桩孔,并放下钢筋笼,在桩孔顶部周边浇筑支架平台并安装调节支架,用吊机放下钢管柱至设计标高后,调节支架对钢管柱顶部两侧的托板形成承托,并通过调节支架上的调节装置对钢管柱的垂直度进行调节,调节完成后,进行水泥灌浆,将钢管柱的底端与钢筋笼浇筑固定。逆作法施工过程中,钢管柱的垂直度调节是关键工艺,对建筑整体结构有及其重要的影响,工程施工中对钢管柱的垂直度基本都要满足小于1/500甚至千分之一的要求。现有的垂直度测量装置一般通过全站仪实现,但由于钢管柱的主体结构在地面标高之下,一般通过在钢管柱上端焊接2-3米的导向柱用于垂直度的测量和调节,全站仪对导向管测量垂直度进而推定钢管柱的垂直度,测量精度很难满足高精度的垂直度测量要求。现在还有一种在钢管柱侧壁设置与钢管柱轴线平行的测斜管,然后通过测斜仪沿测斜管运动测量垂直度,测斜管可以深入到地面标高之下,但由于测斜管长度大,管材本身安装时候就会存在局部弯曲,对沿测斜管行走的测斜仪会产生影响,测量精度受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的基坑逆作法施工中,钢管柱的垂直度测量精度受限的问题,提供一种基坑逆作法施工的钢管柱垂直度测量调节结构,可以对钢管柱的垂直度进行高精度测量,并通过千斤顶进行多方向的垂直度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地信安金属结构有限公司;浙江大地钢结构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地信安金属结构有限公司;浙江大地钢结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07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