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台区智能终端的源网荷储平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90500.3 | 申请日: | 202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6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戴瑞金;韩翊;聂峥;陈耀军;陈士云;李阳春;陈建铭;卢章建;彭勇;高国杰;张康;韩威;徐安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28 | 分类号: | H02J3/28;H02J3/32;H02J3/38;H02J1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终端 源网荷储 平衡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台区智能终端的源网荷储平衡系统,包括低压台区,所述低压台区通过无线方式与配电自动化主站相连,所述低压台区与配电自动化主站之间设有安全模块。上述技术方案以源网荷储协同互动,实现区域平衡优化为出发点,实现低压台区源、网、荷、储各环节设备的采集,利用台区智能终端边缘计算能力,实现台区内源网荷储的协同互动,实现台区内量能平衡,增强光伏等清洁能源的接纳能力,使新能源能得到及时消纳,实现用电效益最大化和电网消峰填谷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台区智能终端的源网荷储平 衡系统。
背景技术
“源-网-荷-储”协调互动是指电源、电网、负荷与储能四部分通过多种交 互手段,更经济、高效、安全地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动态平衡能力,从而实现 能源资源最大化的利用运行模式和技术,该模式使包含“电源、电网、负荷、 储能”整体解决方案的运营和运行模式,综合考虑电源之间、源网之间、网荷 储之间的协调互动特性,有助于克服清洁能源发电出力受环境和气象因素影响 而产生的随机性、被动型问题,降低接纳新能源电力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 的不利影响,从而增强系统接纳新能源的能力,实现减少增数,是电网未来发 展的重要方向。
有资料显示,目前在输电网级源网荷储协同优化调度方面已经开展了部分 的研究,主要通过调度系统进行协调优化,但是在配电网,尤其是低压台区源 网荷储各元素均处于独立运行模式,并未实现综合协调优化。低压台区现有的 实现方案并未实现源网荷储的互动,各设备的感知数据也分布于各个独立系统, 无法实现源网荷储的协调发展及集成互补,与国网公司推动源网荷储协同互动、 提升负荷调控能力的要求背道而驰。
中国专利文献CN105243504A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分布式能源管理系 统”。采用了包括核心层、连接层和应用层,核心层具有开放式接口,与能源互 联网的大数据和云计算平台连接;连接层用于编制相应的输入输出子程序,通 过开放式信息接口将核心层与应用层的任务连接;应用层根据需要自动调用核 心层的数据、模型与算法,以完成能源的规划和管理,本系统含有以数据库为 基础的14个软件和大量子程序,各软件之间或软件内部的子程序都采用模块结 构,各软件既有独特功能又相互有机衔接。上述技术方案构建系统需要设备投 入较大,通信方式单一,难以保证通信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原有的构建系统所需设备投入较大,通信方式单一的技术 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台区智能终端的源网荷储平衡系统,以源网荷储协同互动, 实现区域平衡优化为出发点,实现低压台区源、网、荷、储各环节设备的采集, 利用台区智能终端边缘计算能力,实现台区内源网荷储的协同互动,实现台区 内量能平衡,增强光伏等清洁能源的接纳能力,使新能源能得到及时消纳,实 现用电效益最大化和电网消峰填谷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发明包括 低压台区,所述低压台区通过无线方式与配电自动化主站相连,所述低压台区 与配电自动化主站之间设有安全模块。
作为优选,所述的低压台区包括智能通信终端,所述智能通信终端安装在 低压台区储能站、充电桩、光伏处。智能通信终端用于采集储能站内BMS、PCS、 电表等设备数据,充放电策略执行结果;充电桩电表等设备数据,有序用电策 略执行结果;光伏逆变器等设备数据。智能通信终端接收台区智能终端发来的 储能站充放电策略后,转发至储能站进行执行;智能通信终端接收台区智能终 端发来的充电桩有序充电策略后,转发至充电桩进行执行。
作为优选,所述的智能通信终端采用RJ45/RS485通信方式与低压台区储能 站、充电桩、光伏进行交互。台区智能终端汇集储能站、充电桩、光伏及原有 台区运行数据进行负荷预测及光伏发电预测,生成储能站充放电策略、充电桩 有序充电策略,并下发给智能通信终端,继而下发至储能站及充电桩进行执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05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谱仪
- 下一篇:三维电阻式存储器及其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