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时提前补偿指示、确定方法、设备、装置及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90094.0 | 申请日: | 2020-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66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宇;云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佰才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56/00 | 分类号: | H04W56/00;H04W74/08;H04L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张博 |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定时 提前 补偿 指示 确定 方法 设备 装置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时提前补偿指示、确定方法、设备、装置及介质,包括:终端获取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中包含有发起随机接入过程时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资源配置与定时提前补偿之间的对应关系;终端确定发送上行信号所需的定时提前补偿,根据第一配置信息,选择所述定时提前补偿对应的前导序列及承载前导序列的时频资源发送前导序列。基站获取第一配置信息,基站接收检测前导序列及承载前导序列的时频资源,根据第一配置信息以及检测结果确定终端的定时提前补偿。采用本发明,能够确保上行调度正确以及提高上行传输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定时提前补偿指示、确定方法、设备、装置及介质。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终端与基站之间的上行同步,终端在发送上行数据时,需作一个定时提前,假设定时提前量为TA-adjust(TA调整,TA:定时提前,Timing Advance),该参数根据基站指示确定。以现有的5G系统举例,TA-adjust=(NTA+NTA,offset)·Tc,其中Tc为UE(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定时调整时间单元,NTA,offset由UE侧发送上行数据的频带位置和双工方式配置确定,一种现有的方式是,具体参数取值参照3GPP TS 38.133V16.0.0表格7.1.2-2确定,例如,采用TDD(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Duplex)模式,频带为低频FR(频率范围,Frequency range)1且存在NR-LTE(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共存,则取值为0;采用TDD或者FDD(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模式,频带低频FR1且不存在NR-LTE共存,则取值为25600,NTA则依据UE接收到的定时提前指示确定。如果UE发送上行数据是在传统4步随机接入过程中,在接收到随机接入响应Msg(消息)2之后发送的Msg3,则NTA=TA·16·64/2μ,其中TA为Msg2中与该终端发送的前导序列有关的RAR(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 Response)指示的定时提前量,参数μ为与上行发送的子载波间隔相关的一个参数,例如,如果子载波间隔为15KHz,则μ=0。如果UE发送上行数据,并且最新接收到了由MAC CE(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单元;MAC: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CE:控制单元,Control Element)指示的上行定时提前命令,则NTA_new=NTA_old+(TA-31)·16·64/2μ,其中TA为定时提前命令中指示的定时提前量。
根据现有系统,终端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及RRC(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连接状态获取定时提前指示,在发送随机接入信号(生成随机接入前导序列)时,定时提前NTA为零,即不作定时提前预补偿。现有系统中定时提前指示最大范围为2ms,对应了基站支持最大覆盖范围。
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于,现有的定时提前处理方式不适应范围为2ms以上的通信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时提前补偿指示、确定方法、设备、装置及介质,用以解决现有的定时提前处理方式不适应范围为2ms以上的通信环境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定时提前补偿指示方法,包括:
终端获取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中包含有发起随机接入过程时的PRACH资源配置与定时提前补偿之间的对应关系;
终端确定发送上行信号所需的定时提前补偿,根据第一配置信息,选择所述定时提前补偿对应的前导序列及承载前导序列的时频资源发送前导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佰才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佰才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00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