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远程控制的底泥样品收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89219.8 | 申请日: | 202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1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夏玉宝;王华;曾一川;袁伟皓;李丰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12 | 分类号: | G01N1/12;B63B3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2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远程 控制 样品 收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远程控制的底泥样品收集装置,包括固定在船体上的收集管,所述的收集管包括浅水收集管和深水收集管,所述的浅水收集管包括相互重叠的抓斗,抓斗重叠部分贯穿有弹簧轴,弹簧轴的两端连接有第一把手,第一把手的顶部设有电磁栓,所述的电磁栓包括磁性相异的电磁铁和永磁体,其中,永磁铁上套有弹簧,所述的第一把手通过尼龙绳与电机连接。本发明能一次性采集同一水体不同位置的底泥样品,利于揭示底泥中的污染物随位置的变化机制,从而有利于精确考虑水体污染分布情况,以及水体的污染物平衡分析,为制订精确的治污方案奠定坚实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收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远程控制的底泥样品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于水质的监测中,水中的污染物浓度很大程度上与底泥相关,所以对底泥的监测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由于底泥中污染物的浓度随地域有一定的变化,且不同水体由于污染差异性大,所以同一时间段内不同位置的底泥中的污染物浓度往往不一,这就需要精确且因地制宜地收集不同位置的底泥样品进行分析。但传统的采集设备是一铁质挖泥斗配以启动器,装置笨重,超过了正常人能较长承受的重量,且用人力投放、挖掘,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一次性采集同一水体不同位置底泥样品的可远程控制的底泥样品收集装置。
技术方案:本发明包括固定在船体上的收集管,所述的收集管包括浅水收集管和深水收集管,所述的浅水收集管包括一对相互重叠的抓斗,抓斗重叠部分贯穿有弹簧轴,弹簧轴的两端连接有第一把手,第一把手的顶部设有电磁栓,所述的电磁栓包括磁性相异的电磁铁和永磁体,其中,永磁铁上套有弹簧,所述的第一把手通过尼龙绳与电机连接。
所述的深水收集管包括一对储泥管,储泥管两侧分别连接有液压伸缩机,液压伸缩机与第二把手连接,所述的第二把手通过尼龙绳与电机连接。
所述储泥管的底部设有斜坡,储泥管上部设有插销,确保不会上下滑动。
所述抓斗的厚度不相同。
所述的船体底部设有船锚,船锚通过尼龙绳与船锚电机连接,用于将船体固定在相应位置,防止风浪将船体带离指定位置。
所述收集管之间的夹层里含有冷凝物质,用以降低样品中的生物活性,减少化学反应。
船体带有蓄电池,可以提供装置运行时所需要的电能。
有益效果:本发明能一次性采集同一水体不同位置的底泥样品,利于揭示底泥中的污染物随位置的变化机制,从而有利于精确考虑水体污染分布情况,以及水体的污染物平衡分析,为制订精确的治污方案奠定坚实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浅水收集管在抓斗开启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浅水收集管在抓斗关闭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深水收集管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电磁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92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