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形方法及成形品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87356.8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0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山口纮次朗;高桥克典;森胁幹文;中井正规;市原浩一郎;富永泰裕;氏平直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67/00 | 分类号: | B29C67/00;B29C65/48;B32B15/18;B32B15/04;B32B15/14;B32B9/00;B32B9/04;B32B17/02;B32B17/06;B32B15/20;B32B7/12;B32B37/10;B32B3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刘煜 |
地址: | 日本国广岛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形 方法 | ||
本发明的成形方法包括:第一步骤,将复合材料和被成形件重叠地配置在具有第一模部的冲模和具有与该第一模部相向的第二模部的冲头之间;以及第二步骤,向接近所述冲模的方向按压所述冲头,从而将所述复合材料和所述被成形件成形为与所述第一、第二模部对应的形状,并且使所述复合材料和所述被成形件相互接合;其中,所述复合材料具有0.01mm以上且1mm以下的厚度。由此,能够在使被成形件和复合材料相互接合的情况下使该被成形件和该复合材料成形为所希望的形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形方法及通过该方法而被成形的成形品。
背景技术
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第2017/0291387号(以下简称为专利文献)中公开了通过冲压成形来将包含纤维增强塑料及热固性树脂的复合材料(在该专利文献中被称为加强件)和金属制的被成形件(在该文献中被称为基础构件)相互接合的技术。具体而言,上述专利文献的成形方法包含:将被成形件设置于下模的步骤;将复合材料配置在下模上所设置的被成形件和上模之间的步骤;通过将上模和下模进行合模来将复合材料成形为沿被成形件的形状的步骤。上模和下模中分别设有加热器,在进行合模时复合材料中的热固性树脂被加热器加热,由此,复合材料和被成形件相互接合。由于这样的上述专利文献的成形方法能够成形具有高机械强度的成形品,因此,其例如在车辆的结构件的制造上能够被良好地应用。
另一方面,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加工所需要的工序数(加工时间),而存在着提高成形效率这样的要求。为此,而希望同时并进地进行成形工序和接合工序,该成形工序是将复合材料和被成形件分别成形为所希望的形状的工序,该接合工序是将复合材料和被成形件相互接合的工序。然而,由于上述专利文献的成形方法必须预先将金属制的被成形件成形为与下模相对应的形状,因此,其不能满足上述那样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使被成形件和复合材料相互接合的情况下使该被成形件和该复合材料成形为所希望的形状的成形方法、以及通过该方法而被成形的成形晶。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成形方法包括:第一步骤,将复合材料和被成形件重叠地配置在具有第一模部的冲模和具有与该第一模部相向的第二模部的冲头之间;以及第二步骤,向接近所述冲模的方向按压所述冲头,从而将所述复合材料和所述被成形件成形为与所述第一、第二模部对应的形状,并且使所述复合材料和所述被成形件相互接合;其中,所述复合材料具有0.01mm以上且1mm以下的厚度。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涉及的成形品包含:通过所述的成形方法而被相互接合的所述复合材料和所述被成形件。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使被成形件和复合材料相互接合的情况下使该被成形件和该复合材料成形为所希望的形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形方法中所使用的冲压成形装置的简略图,表示了冲头和冲模相互离开时的状态。
图2是放大表示图1中以圆II所包围的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表示通过对图1所示的冲压成形装置进行合模来进行复合材料和被成形件的成形及接合的状态的图。
图4是放大表示图3中以圆IV所包围的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5是表示别的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复合材料的结构的简略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形方法、以及通过该成形方法而获得的成形晶进行说明。
(1)成形装置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形方法中所使用的冲压成形装置100的简略结构的图。冲压成形装置100是在使被成形件110和复合材料112相互接合的情况下使之成形为所希望的形状的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未经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73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