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氯吡格雷及其盐的注射剂型、制备方法及用途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86555.7 | 申请日: | 2020-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8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涂家生;孙春萌;吴建梅;唐宝强;孙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泛太化工医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61K9/08 | 分类号: | A61K9/08;A61K47/34;A61K31/4365;A61P9/10;A61P7/02;C08G63/78;C08G63/6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科联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130 | 代理人: | 王为 |
| 地址: | 210037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氯吡格雷 及其 注射 剂型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氯吡格雷及其盐的注射剂、制备方法及用途,所述氯吡格雷及其盐注射剂,由氯吡格雷及其盐作为活性成分,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作为药物载体,其中两亲性嵌段共聚物选自二嵌段共聚物和三嵌段共聚物,所述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亲水区选自:聚乙二醇、单甲基聚乙二醇、聚维酮、壳聚糖、聚甲基丙烯酸,疏水区选自:聚氧丙烯、聚苯乙烯、聚氨基酸、聚酯、生物降解型高分子材料;本发明的氯吡格雷及其盐的注射剂型具有稳定性好、快速产生较高浓度活性代谢产物,可应用于制备治疗血小板聚集相关疾病药物和对氯吡格雷有药理效应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剂型、制备方法及用途,特别涉及氯吡格雷及其盐的注射剂型、制备方法及用途。
背景技术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心血管疾病,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蚀,继发形成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和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当冠状动脉的供血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就会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而发生心绞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造成一支或多支血管管腔狭窄和心肌血供不足,一旦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达20-30分钟以上,即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
目前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已经成为治疗ACS的首选方案,ACS患者采取恰当的方式及时治疗,不仅可以大大降低病死率,而且可以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急性心肌梗死进行的PCI再灌注治疗的目标是恢复梗死相关动脉的最佳血流量,以确保缺血但存活心肌有充足血液供应,并减少梗死面积和死亡率。
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发展的实质是血栓事件,而在ACS患者接受PCI治疗时,血小板处于高度激活状态,介导血栓的形成,这是ACS患者进行抗血小板预治疗的病理生理学依据。患者PCI术早期阶段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最高,随着时间的推移风险将会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PCI术前积极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是重要环节,可以减少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帮助恢复PCI术后的血流和对心肌进行再灌注。所以,在PCI围手术期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在降低缺血事件风险、减少严重心血管事件风险以及改善临床预后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氯吡格雷,其药用形式包括:氯吡格雷,硫酸氢氯吡格雷,盐酸氯吡格雷等,属于BCS II类药物,其作为第二代噻吩并吡啶类抗血小板药物,不可逆地抑制P2Y12二磷酸腺苷(ADP)血小板膜受体,它是一种无活性的前药,需要通过肝细胞色素P450(CYP)系统氧化产生氯吡格雷H4-硫醇,这是公认的唯一活性代谢物。它一直是与阿司匹林联合用于预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和/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心血管事件的护理标准,并且仍然是最广泛使用的P2Y12受体抑制剂。PCI手术前给予符合剂量的氯吡格雷,可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明显改善PCI术后患者的主要心血管预后,改善手术后缺血。但是氯吡格雷在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①片剂起效慢,服用后6小时左右方产生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这是氯吡格雷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时的主要缺陷;②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不可逆,血小板功能恢复时间较长(5~7天),可能会影响患者其他治疗效果,对于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患者至少停药5~7d。
氯吡格雷的注射剂型,具有更快起效的特点,可以克服急性治疗环境中的这些限制。目前开发氯吡格雷注射剂的主要包括Ascendia公司的ASD-002纳米乳剂、CyDex公司的MDCO-157(环糊精包合)注射剂以及Jina Pharmaceuticals公司的JIN-2013纳米脂质体注射剂。MDCO-157虽然能改善氯吡格雷对水解降解、热降解和光降解的稳定性,但是注射给药后活性代谢产物生成阈值不足,直至剂量增加至300mg也不能足够充分的抑制血小板的作用,而且不良反应显著大于口服剂型。氯吡格雷在中性pH下在水中的低溶解度使得开发生物利用度高且物理稳定的注射剂产品非常困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泛太化工医药研究所,未经南京泛太化工医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65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