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茶缓控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86361.7 | 申请日: | 2020-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6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柱;程军勇;向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5G3/40 | 分类号: | C05G3/40;C05G3/60;C05G5/12;C05G5/30;A01C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徐瑛 |
| 地址: | 430075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茶 缓控肥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油茶缓控肥,其特征在于,包括营养组分A和包裹在营养组分A外的包膜组分B,所述营养组分A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尿素20.4%~21.6%,磷酸二氢钾9.5%~10%,过磷酸钙51.4%~52.3%,硫酸钾14.5%~15.2%,硼砂1.1%~1.3%,硫酸锌1.2%~1.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茶缓控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膜组分B为水溶性树脂,且包膜组分B的包膜厚度为0.25~0.27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茶缓控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树脂为水基聚合树脂或水基交联聚合树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茶缓控肥,其特征在于,每1000kg油茶缓控肥包含N 94~100kg、P2O5108~115kg、K2O 110~115kg、硼砂11~13kg、硫酸锌12~15kg。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茶缓控肥,其特征在于,油茶缓控肥为颗粒状,且其直径为2.5~2.7mm。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油茶缓控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营养组分A中各组分按设计用量混合均匀,混合后的营养组分A送入流化床物料槽,并对其鼓热风使流化床中营养组分A上升;
2)将包膜组分B按设计用量通过高压泵喷涂在营养组分A,包裹营养组分A;
3)将步骤2)中制得的肥料进行圆盘造粒,即得油茶缓控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油茶缓控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热风对营养组分A预热至43~45℃。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油茶缓控肥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茶缓控肥采用两侧半圆形沟施法,在树冠两侧投影线处开挖15~20cm深、20cm宽,50~80cm长的两条弧形施肥沟,均匀施入相应油茶缓控肥后覆土,全年一次性施肥,第二年施用时再选择另两个方向挖沟重复第一年施肥操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油茶缓控肥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对于树龄为1~3年的油茶幼林,所述油茶缓控肥用量为25~32.5kg/亩;对于树龄4~7年的油茶林,所述油茶缓控肥用量为30~40kg/亩;对于树龄为8年以上的油茶成林,所述油茶缓控肥用量为50~65kg/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636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药片脆碎度检测的药片输送机
- 下一篇:一种叠合板模具及其制作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