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树枝状色氨酸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作为抗菌剂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85569.7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47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刘聪聪;李武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晨源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73/02 | 分类号: | C08G73/02;C08G83/00;A61K31/787;A61P31/04;A61P31/10;A61P31/12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张洁 |
地址: | 26421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树枝 色氨酸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及其 作为 抗菌剂 应用 | ||
1.一种树枝状色氨酸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端羧基聚酰胺-胺树枝状化合物与烷基酯化色氨酸加入盐酸和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在20℃-60℃下反应3-10天,得到末端含有色氨酸基团的化合物;
对上述末端含有色氨酸基团的化合物进行旋蒸干燥、洗涤、干燥,得到的残留物经高效液相色谱纯化,得到初步纯化的末端含有色氨酸基团的化合物;
将所述初步纯化的末端含有色氨酸基团的化合物溶解在THF溶液中,加入LiOH水溶液,在20℃-60℃下搅拌3-10天,加入甲酸调节pH为2,旋蒸干燥后的残留物经高效液相色谱纯化,得到纯化的树枝状色氨酸化合物;
所述端羧基聚酰胺-胺树枝状化合物与烷基酯化色氨酸的摩尔比为1:4-1:1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枝状色氨酸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酯化色氨酸选自L-色氨酸甲酯、L-色氨酸甲酯盐酸盐、D-色氨酸甲酯盐酸盐、L-色氨酸苯甲酯、D-色氨酸苄酯、D-色氨酸苄酯盐酸盐、L-色氨酸乙酯盐酸盐、L-色氨酸苄酯盐酸盐、D-色氨酸乙酯盐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树枝状色氨酸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酯化色氨酸选自L-色氨酸甲酯盐酸盐、D-色氨酸甲酯盐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枝状色氨酸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羧基聚酰胺-胺树枝状化合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将聚酰胺-胺树枝状化合物和酸酐分别溶解在二甲基亚砜中,将溶有聚酰胺-胺树枝状化合物的二甲基亚砜溶液滴加到溶有酸酐的二甲基亚砜溶液中,于40℃-80℃下反应2-10天,得到反应液;
将所述反应液滴加到5-20倍体积的丙酮中沉淀,洗涤,去离子水溶解透析2-5天,冻干,即得到所述端羧基聚酰胺-胺树枝状化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树枝状色氨酸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胺树枝状化合物和所述酸酐的摩尔比为1:4-1:128。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树枝状色氨酸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酐选自乙酸酐、丙酸酐、丁酸酐、戊酸酐、己酸酐、庚酸酐、辛酸酐、丁二酸酐、异丁酸酐、苯甲酸酐、柠康酸酐、戊二酸酐、联苯酸酐、马来酸酐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树枝状色氨酸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酐选自乙酸酐、丁二酸酐、马来酸酐、苯甲酸酐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树枝状色氨酸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树枝状色氨酸化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树枝状色氨酸化合物作为抗菌剂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晨源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威海晨源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556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