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树枝状色氨酸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作为病毒侵入抑制剂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85566.3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82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武松;刘聪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晨源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73/02 | 分类号: | C08G73/02;A61P31/12;A61P31/18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张洁 |
地址: | 26421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树枝 色氨酸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及其 作为 病毒 侵入 抑制剂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枝状色氨酸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作为病毒侵入抑制剂的应用,属于树枝状聚合物合成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包括将端羧基聚酰胺‑胺树枝状化合物与烷基酯化色氨酸加入盐酸和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在20℃‑60℃下反应3‑10天,得到末端含有色氨酸基团的化合物;对上述末端含有色氨酸基团的化合物进行旋蒸干燥、洗涤、干燥,得到的残留物经高效液相色谱纯化,得到初步纯化的末端含有色氨酸基团的化合物。本发明应用于病毒侵入抑制剂方面,解决现有病毒侵入抑制剂存在的问题,具有制备方法简单、抗病毒效果好、具有广泛抗病毒性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树枝状聚合物合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树枝状色氨酸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作为病毒侵入抑制剂的应用。
背景技术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具有破坏性的传染病是主要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常采用方法是抗逆转录病毒疗法,该方法能够改善并改变病毒感染使之转变为可控制的慢性疾病。然而,该方法存在长期副作用、潜伏病毒感染和耐药性的发展等问题,从而削弱了所有临床现有药物的疗效。因此亟需新的抑制剂和抗病毒治疗策略。
已有研究证明含有色氨酸(Trp)基团的化合物由于含有吲哚侧链和游离羧基,是对抗HIV和EV71病毒的抗病毒活性所必需的基团。树枝状大分子是一种多价的、高度分支的大分子化合物,具有以下特点:起始核心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反应位点且呈点样或具有显著的大小以实现树枝状化合物的最终拓扑结构;分支的重复单元层接到起始核心;功能型的基团可以任意通过连接单元接枝到树枝状大分子的表面。另外,具有特殊结构的树枝状大分子具备天然的生物活性,如抗朊病毒、抗阿尔茨海默病、抗HIV/HSV病毒等。
因此,通过引入树枝状结构,将色氨酸基团进行特有的多价表达,与HIV、EV71和HSV-2等病毒包膜相互作用,从而预防病毒附着在宿主细胞上,对于开发具有广泛抗病毒性的新型病毒侵入抑制剂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针对现有病毒侵入抑制剂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制备方法简单、抗病毒效果好、具有广泛抗病毒性的树枝状色氨酸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作为病毒侵入抑制剂的应用。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出一种树枝状色氨酸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端羧基聚酰胺-胺树枝状化合物与烷基酯化色氨酸加入盐酸和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在20℃-60℃下反应3-10天,得到末端含有色氨酸基团的化合物;
对上述末端含有色氨酸基团的化合物进行旋蒸干燥、洗涤、干燥,得到的残留物经高效液相色谱纯化,得到初步纯化的末端含有色氨酸基团的化合物;
将所述初步纯化的末端含有色氨酸基团的化合物溶解在THF溶液中,加入LiOH水溶液,在20℃-60℃下搅拌3-10天,加入甲酸调节pH为2,旋蒸干燥后的残留物经高效液相色谱纯化,得到纯化的树枝状色氨酸化合物。
优选的,所述端羧基聚酰胺-胺树枝状化合物与烷基酯化色氨酸的摩尔比为1:4-1:128。
优选的,所述烷基酯化色氨酸选自L-色氨酸甲酯、L-色氨酸甲酯盐酸盐、D-色氨酸甲酯盐酸盐、L-色氨酸苯甲酯、D-色氨酸苄酯、Boc-DL-色氨酸、D-色氨酸苄酯盐酸盐、L-色氨酸乙酯盐酸盐、L-色氨酸苄酯盐酸盐、D-色氨酸乙酯盐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烷基酯化色氨酸选自L-色氨酸甲酯盐酸盐、D-色氨酸甲酯盐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端羧基聚酰胺-胺树枝状化合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将聚酰胺-胺树枝状化合物和酸酐分别溶解在二甲基亚砜中,将溶有聚酰胺-胺树枝状化合物的二甲基亚砜溶液滴加到溶有酸酐的二甲基亚砜溶液中,于40℃-80℃下反应2-10天,得到反应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晨源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威海晨源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55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配式鱼礁结构
- 下一篇:一种飞边型回转支承及其加工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