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磷/硅阻燃的透明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84800.0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93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殷根华;殷胜炯;崔冬梅;唐涛;刘波;姜治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帅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20/14 | 分类号: | C08F220/14;C08F230/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杨波 |
地址: | 314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透明 丙烯酸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磷/硅阻燃的透明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阻燃领域。该透明丙烯酸树脂包括如式(I)所示的聚合物。通过磷/硅的协同效应,使得该类丙烯酸树酯的阻燃性能到达UL 94‑V0级。通过硅取代基团的引入使材料的透光率高达93%。该类丙烯酸树酯通过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磷/硅反应型阻燃剂在引发剂存在下经预聚合、模具中低温聚合、高温后处理、脱模制得。该透明丙烯酸树脂具有热稳定性高,机械性能好,能够有效阻止下层聚合物材料进一步降解,且具有抑制有毒气体释放的作用。此外含磷/硅系阻燃剂还能够提高聚合物的加工性能,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能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阻燃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含磷/硅阻燃的透明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俗称有机玻璃,是一种典型的无色透明的高分子材料,它具有良好的透明性、耐候性、电绝缘性和加工性能,在破碎时不会产生尖锐的碎片,使用安全系数高,广泛应用于飞机、汽车、建筑、电子器件、广告照明和室内装饰等方面,尤其是近年来电子产品市场及汽车工业、太阳能行业的快速发展,都推动PMMA需求大幅增长。然而,PMMA极易燃烧,同时燃烧时产生滴落且释放出大量热和有毒气体,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因而大大限制了PMMA的应用范围。因此,研究如何在保持PMMA优良的透明度及力学性能的前提下,提高其耐热和阻燃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申请号CN200910074574.2、CN201110129445.6、CN201110320469.X、CN201610409978.2等中通过将PMMA与钠基蒙脱土、氢氧化镁、碱式氯化镁或改性碱式氯化镁等得到了阻燃性能优良的PMMA。然而,无机阻燃剂的加入不仅使PMMA的透明度受到影响,而且在制品成型过程中存在添加剂分散不均及易团聚等问题。申请号CN201210386432.1、CN201310290827.6、CN201510251965.2、CN201510408210.9、CN201510810563.1、CN201610487840.4、CN201610779344.6等中通过在聚合过程中加入小分子有机磷阻燃剂,如甲基膦酸二甲酯、磷酸三苯酯、苯乙基桥链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IDOPO)等,制得的产品具有良好的透明度。然而,有机小分子的加入显著影响PMMA的力学性能。申请号CN201310245018.3、CN201410532118.9、CN201510183772.8、CN201611183583.1采用乙烯基含磷单体,如乙基(甲基丙烯酰氧甲基)膦酸酯、2-(2-甲基3-(6-氧-6H-二苯并[c,e][1,2]氧膦-6-基)丙酰氧基)丙烯酸乙酯等反应型阻燃剂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得到了透明度较高的产品。一般来说,含磷部分在低温下从聚合物基体降解,形成含磷炭层,从而燃烧时起到了隔热层和阻止可燃气体溢出的作用。含磷阻燃剂阻燃存在效率不好,添加量大等问题,进而影响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种含磷/硅阻燃的透明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由于含磷/硅阻燃剂对环境友好,无VOC气体放出,在热解过程中,由于表面能较低,能够迁移到材料的表面,生成一种硅碳化合物,该化合物热稳定性高,机械性能好,能够有效阻止下层聚合物材料进一步降解,且具有抑制有毒气体释放的作用。此外含磷/硅系阻燃剂还能够提高聚合物的加工性能,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能。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含磷/硅阻燃的透明丙烯酸树脂,包括如式(I)所示的聚合物:
其中R1=-H,-CH3,R2=-CnH2n+1,n≤3。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丙烯酸树脂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帅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帅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48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