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FID芯片的防伪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84521.4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9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樊霄鹏;周玉洁;谭永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爱信诺航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 | 分类号: | G06K19/07;G06K19/073;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10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fid 芯片 防伪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FID芯片的防伪方法,在无持续外部电源的条件下仅通过RFID标签工作瞬间对检测引脚进行检测,采用无极性的芯片封装设计方式,使用多个外部检测引脚,多个检测引脚独立检测外部连接状态,每个检测引脚的信号均不同,设计了多种外部连接线路,使之具备不同的电路阻抗或者感抗,芯片初始化的过程中检测并保存检测引脚的相互连接状态,并且在以后每次启动的过程中自动对检测引脚的外部连接状态进行检测并与芯片内部存储的外部检测引脚状态寄存器进行对比,从而判断芯片是否被回收重复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芯片的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RFID芯片的防伪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电子产品的盗版问题屡见不鲜,很多盗版产品使用正版产品的回收拆机芯片,重新生产组装,普通消费者从功能上很难辨别产品的真伪。
目前通用的芯片大多有极性设计,方便区分,使用,容易辨别方向,每个脚都有独特的功能定义,不能混用。具备防拆除功能的芯片大都需要外部供电,维持芯片的工作状态,才能够做到实时检测,一旦检测到被移除或者被攻击,则会改写芯片状态,或者锁定芯片,保证芯片不可被重复使用;少数无持续电源的防拆除检测芯片目前设计比较简单,检测电路单一,在芯片未被销毁的前提下,不法者可以批量回收恢复芯片并重新仿制产品,达到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目的。典型应用如RFID防伪标签等,有大量的芯片被不法商家回收重复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RFID芯片的防伪方法,达到降低甚至杜绝芯片被回收利用的可能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RFID芯片的防伪方法,包括:
将RFID芯片的一组或多组引脚作为检测引脚,用于检测RFID芯片的状态;
在RFID芯片内部设置所述检测引脚相对应的引脚状态寄存器及安全检测状态寄存器;
在RFID芯片中设置芯片初始化逻辑单元,当RFID阅读器对RFID芯片进行初始化时,按照所述初始化逻辑单元中预设的引脚检测规则对RFID芯片的检测引脚进行信号匹配,并将匹配结果写入所述引脚状态寄存器中;
在RFID芯片初始化后的每次上电过程中,首先检测所述安全检测状态寄存器的状态;若检测结果为已置位,则RFID芯片进入销毁状态,发出销毁提示信号。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若所述安全检测状态寄存器的检测结果为未置位,则对所述检测引脚进行逐对检测,将检测结果与相应的引脚状态寄存器中存储的状态进行比较,若相同,则判定RFID芯片未被移除或销毁,进入标准模式;若不同,则将所述安全检测状态寄存器置位,进入销毁模式。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初始化逻辑单元中预设的引脚检测规则为对所述一组或多组检测引脚中依次提取一检测引脚,将所述检测引脚逐一与其他检测引脚进行对输入信号的比较,若两检测引脚的输入信号相同,则判定为匹配,初始化相应的引脚状态寄存器值为1;
若两检测引脚的输入信号不相同,则判定为不匹配,初始化相应的引脚状态寄存器值为0。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引脚状态寄存器为一次性编程寄存器。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采用多种感应线路连接所述检测引脚,当RFID阅读器读取RFID芯片时,不同的感应线路产生能量不同的感应信号。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采用无极性的封装方式对RFID芯片进行封装。
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爱信诺航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爱信诺航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45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