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复合材料的疏散平台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84156.7 | 申请日: | 2020-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8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荀佃顺;李尧;辛明涛;曹明旺;刘风杰;陈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鼎昌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E06C7/08;E06C7/18;E06C9/02;C04B26/1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徐民奎 |
| 地址: | 2533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复合材料 疏散 平台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复合材料的疏散平台系统,包括安装板,支撑组件,稳定杆,平台组件和攀爬组件,本发明的支撑组件和平台组件的设置,嵌装板嵌装在嵌装槽内,螺栓旋入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内,实现平台系统的组装作业,便于进行平台系统的安装,节省大量的劳动力和时间,提高平台系统的安装效率;平台组件的设置,平台本体和嵌装板均采用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材料,强度是钢铁的五倍,耐2000℃的高温,比重为钢的五分之一,阻燃性能优异,提高平台系统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塌陷或断裂的现象,提高平台系统的安全性能;基于复合材料的疏散平台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便于市场推广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疏散平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复合材料的疏散平台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地铁建设发展很快,在地铁隧道设计中,轨道两边设置疏散平台,在列车出现故障时,通过该平台迅速疏散乘客,使乘客快速跑出隧道,疏散平台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保持人行走过程中不至于发生剧烈摇晃、塌陷与断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复合材料的疏散平台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且便于市场推广与应用。
现有疏散平台系统不便于进行安装,浪费大量的劳动力和时间,降低平台系统的安装效率,平台系统强度不够,乘客在平台系统上跑动疏散时,稳定性不高,容易出现塌陷或断裂的现象,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基于复合材料的疏散平台系统显得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复合材料的疏散平台系统,以解决现有疏散平台系统不便于进行安装,浪费大量的劳动力和时间,降低平台系统的安装效率,平台系统强度不够,乘客在平台系统上跑动疏散时,稳定性不高,容易出现塌陷或断裂的现象,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一种基于复合材料的疏散平台系统,包括安装板,支撑组件,稳定杆,平台组件和攀爬组件,所述安装板采用多个,且安装板安装在墙面上;所述支撑组件安装在安装板的上方;所述稳定杆采用多个,且稳定杆的下端通过螺栓与安装板外侧的下端相连,该稳定杆的上端通过螺栓与支撑组件下端远离安装板的一侧相连;所述平台组件的下端卡接在支撑组件的内部,且平台组件的上端位于支撑组件的上方;所述攀爬组件采用两个,且攀爬组件安装在支撑组件前后两侧的下方。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嵌装槽,栏杆,第一安装孔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板靠近安装板的一端安装在安装板的上方;所述嵌装槽开设在支撑板的中间位置;所述支撑杆采用多个,且支撑杆安装在嵌装槽内侧的下方;所述栏杆安装在支撑板上方远离安装板的一端;所述第一安装孔采用多个,且第一安装孔开设在嵌装槽两侧的下方,该第一安装孔位于支撑杆的上方。
所述嵌装槽的深度等于支撑板的厚度;所述栏杆的尺寸与支撑板的尺寸匹配;所述第一安装孔贯穿至支撑板的外侧;所述支撑杆的尺寸与嵌装槽的尺寸匹配。
所述平台组件包括平台本体,嵌装板和第二安装孔,所述平台本体设置在支撑板的上方;所述嵌装板设置在平台本体下方的中间位置,且嵌装板位于嵌装槽的内部;所述第二安装孔采用多个,且第二安装孔开设在嵌装板的两侧。
所述平台本体的尺寸与支撑板的尺寸匹配;所述嵌装板与平台本体为一体式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孔与第一安装孔对齐,且第二安装孔的尺寸与第一安装孔的尺寸匹配。
所述嵌装板与平台本体均采用复合材料制成,所述复合材料的组成包括环氧树脂、碳化硅纤维、无碱石棉纤维、二氧化硅纳米填料和人造石透明粉。
所述复合材料中各组分的重量比为:250~300环氧树脂,300~350碳化硅纤维,500~800无碱石棉纤维,15~25二氧化硅纳米填料,20~30人造石透明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鼎昌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鼎昌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41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